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首條民資入高鐵譜寫改革新篇章

2017年09月21日 08: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浙江省與復星集團牽頭的民營資本聯合體11日下午正式簽署杭(州)紹(興)臺(州)鐵路PPP項目投資合同,這意味著中國首條由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鐵項目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也代表打通了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的“最後一公里”。

  在我國,一直以來國有經濟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佔主導地位,支撐、引導和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眾所週知,高鐵項目恰好就是屬於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之一。因此,鋻於我國鐵路投資資金制度方面等考慮,高鐵項目建設投資是有“禁區”的,民營資本投入有難度也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不得不讓人相信,近日,中國首條民營控股的高鐵——杭紹臺鐵路PPP項目9月12日在杭簽約,項目公司的股權結構突出了民營資本絕對控股地位,其中由復星集團牽頭的民營聯合體佔股為51%,中國鐵路總公司佔股15%,省、市政府按4:6比例持股,省交通投資集團代表省政府出資,佔股13.6%,紹興市和臺州市分別佔股10.2%。

  復星集團牽頭的民營聯合體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竟然佔股51%,民資投入佔比例一半好還是不好?立刻引起網友的熱議。筆者認為,第一條民資控股入高鐵,總體來説利大於弊,其前景也值得期待。首先,這是一次高鐵投資建設改革的成功實踐。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全面深化改革是“四個全面”戰略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足見改革的重要性。

  其次,解決了高鐵建設最難的資金缺口問題。要説中國的高鐵技術,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堪稱一流的。中國高鐵在世界各國任意“馳騁”,就是高鐵技術頂呱呱的最好例證。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資金困難是高鐵發展的最大難言之隱。人們常説:“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高鐵建設也免不了這個“俗套”。而民營資本雖“富得流油”,卻英雄無用武之地。復星集團的強勢介入,為高鐵建設發展雪中送炭。強強聯合,必然讓高鐵發展注入了一劑源源不斷的“永動力”。

  最後,雖然復星集團牽頭的民營聯合體佔股51%,但這只是控股權的問題,最多只是收益分成比例高的優勢。高鐵的公益性,也即高鐵的社會效益最大化目標,是這次投資協議中地方政府和鐵總公司毫不讓步的合作“底線”。根據協議,高鐵漲價,必將受到嚴格限制。合同(協議)不是“活”的,不會朝令夕改。國家要保證企業的收益比例,企業更要嚴格遵守漲價的“君子協定”,不能坐地起價。雙方都要誠信是金,恪守“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契約精神,重合同,守信用,譜寫高鐵的新篇章。

  所以,民營資本控股高鐵,不要談“虎色變”,這是一件好事。對於鐵路部門來説,規範民營資本進入鐵路的渠道,是為鐵路管理找方法、為鐵路投資找效率、為民營資本找出路的一個好辦法;對於民眾來説,出行有了更多選擇,應該熱烈歡迎才對。(台灣網網友:向帥)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