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共用經濟“太燙” 需要降降溫

2017年04月19日 13: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隨著近來共用單車屢屢被破壞、小學生騎車上路、隨意停放等問題的頻發,共用經濟一詞再度熱了起來。

  2000年之後,隨著網際網路web2.0時代的到來,各種網路虛擬社區、BBS、論壇開始出現,用戶在網路空間上開始向陌生人表達觀點、分享資訊。但網路社區以匿名為主,社區上的分享形式主要局限在資訊分享或者用戶提供內容(UGC),而並不涉及任何實物的交割,大多數時候也並不帶來任何金錢的報酬。

  2010年前後,隨著Uber、Airbnb等一系列實物共用平臺的出現,共用開始從純粹的無償分享、資訊分享,走向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共用經濟”。

  而近兩年來,共用經濟在我國迎來了井噴式增長。據國家資訊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的報告稱,2016年中國共用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萬億人民幣,比2015年增長103%;融資規模約1710億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30%;參與人數超過6億人,比上年增加1億人左右;提供服務者約6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人。中國形成了625億美元的共用經濟市場,並保持54%的高速增長,到2018年有望達到2300億元,在全球共用經濟的佔比由33%提升至44%

  從最開始滴滴打出“共用經濟”的旗號,共用經濟發展至今已經衍生出十幾種共用形式,比如單車、電動車、汽車、空間以及充電寶等等,每一種共用形式還包括眾多參與者,據不完全統計,僅共用單車就有25家共用單車品牌。共用經濟已經席捲了全國,掀起一陣熱潮,這也讓資本聞風而動,競相追逐。

  資本的過度追逐也帶來一些弊端。最常見的就是就是用錢把你砸暈,然後讓你死心塌地跟隨。從最開始讓全中國為之瘋狂的滴滴和快的補貼大戰開始,再到今天各單車品牌先後獲得的幾億十幾億的融資,其實玩家還是那些玩家,不過在尚無盈利點的情況下,就投入如此大的手筆,稱其為一場資本豪賭一點也不為過。各大參戰方似乎陷入了“囚徒困境”,雙方通過價格戰不斷廝殺對方腹地。

  中國之所以會成為共用經濟的領軍力量,主要是因為我們人口最多、版圖廣闊、資源豐富,原先面臨著分配不公平、分配效率低、連結能力差等問題,這些為共用經濟發展帶來無比重要的機遇。

  然而,共用經濟的目的是合理配置閒置資源,而不是一味浪費資源。在當前共用經濟的發展模式下,大量的資源被浪費。

  就共用單車來説,惡意破壞自行車的行為已不是個案,這些被殘忍對待的自行車遠不到正常報廢年限就面臨下崗的命運。大量的自行車被毀也就是大量的資源被reset,這違背了共用經濟的初衷。除此之外還有大量自行車隨意停放在馬路上、人行道上,佔據了公共資源,使得本就擁擠的城市空間再添擁堵。

  如果在體系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就大肆投入資金、急速擴大規模,那麼可能到最後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要想發展好共用經濟,需要形成合理的制度管轄和道德約束力。而且並不是所有的資源都可以拿來共用,在發展之前首先要考慮安全隱患和可操作性、執行力、後期風險等一系列問題。

  面對當下這種膨脹的熱度,共用經濟應當降降溫。(台灣網網友:趙志慧)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