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共用單車:別讓它成為曇花一現

2017年04月05日 21: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隨著ofo完成新一輪4.5億美元融資,關於ofo真實融資金額、ofo和摩拜就究竟誰是共用單車市場第一的口水戰便再次升級。成立於2014年的共用單車ofo目前已經完成了8輪融資,投資方達到十余家,包括滴滴出行、經緯中國、小米科技、順為基金、真格基金等等。智慧共用單車平臺摩拜單車在2月20日也宣佈再次獲得D輪後新融資,新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的股權投資,同時,此前領投摩拜C輪的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自今年1月初至今,摩拜單車累計融資額已超過3億美元。除了融資,摩拜單車和ofo最近還打響了補貼戰,摩拜單車推出充值100送110的活動,而ofo也推出充100得200的活動。

  資本再次注入、爭奪市場第一的口水大戰背後則是共用單車市場競爭正在進入白熱化的標誌,同樣的故事我們並不陌生,只不過主人公的名字叫滴滴和快的。據第三方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共用單車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將飆升至5000萬。

  看到開題的一串串數字,相信很多人都會驚訝,共用單車這顆“新星”對資本居然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確實,這顆“新星”已經是資本家們眼中的新寵,而且由於其具有低碳便捷出行,有利身心的作用和公益性質,也被社會所廣泛認可。但是我認為,共用單車的未來任重道遠,現在僅僅是個開始,而且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共用經濟作為過去一年最熱的一個新興經濟因素,充滿了太多的誘惑和神秘感,就在前天晚上,我和我女友的一次選擇ofo的騎行經歷,讓我的體會頗深。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我和女友在北京後海酒吧街附近,想找兩輛共用單車,騎行回酒店。附近ofo的小黃車比較多,而且也方便,微信掃碼就可以,所以決定選它,可有意思的是,因為附近光線較暗,當女友掃碼騎上車時,才發現一隻腳蹬不見了,原本高興的心情立刻被這種“運氣”給帶得哭笑不得。我這才留心一路觀察,又回憶自己在其他城市關於共用單車的印象,發現小黃車的“殘廢率”還真是蠻高的,摩拜單車由於其單車造價要高一些,質地要好一些,雖然分佈率不算高,但相對事故率也低。

  據我觀察,共用單車目前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

  首先,是共用單車的維修保養。一輛共用單車,不僅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就算一些二三線城市的繁華地段,估計都很難有“休息時間”,零部件出問題會是一個家常便飯,就像我遇到的事情。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後勤保障可是這種共用經濟長存於世必須解決的問題。然而,現在由於共用單車生産數量之大,普及範圍之廣,共用單車平臺已經有點力不從心,長此以往,資源浪費估計在所難免。

  其次,就是人。改編一句名言“有人的地方就有私心!”。雖然現在人們的素質普遍提高了,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前幾天看到過這樣一段視頻,有人將小黃車的智慧鎖給卸了,自己加了把鎖,被治安人員給抓了個現形,人們都在指責他,可這個將共用單車據為己有的人卻惱羞成怒,甚至對一個指責他的大爺咆哮恐嚇。這種人絕對不是特例,但只要存在很小的一部分,就很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更何況不要忘了,企業間的競爭,會讓一部分不是這樣的人變成這樣的人。

  一次在和朋友們聊共用單車的時候,一個朋友問我,還記得以前學校裏那些成排成排無人認領的廢舊生銹的自行車嗎?我説,記得啊!後來堆不下了,學校沒辦法只能一批批的給“私自”當廢鐵賣掉了嗎?那個朋友調侃我説,是啊,現在資本往共用單車那兒跑,國家也支援,是因為這對鋼鐵行業來説,可是一個去産能的好機會啊,這裡面問題大了去了,不久又會有很多廢自行車被回收,鋼鐵行業繼續回爐再造,製造業加工成共用單車及其配件,這可不僅是製造業和重工業崛起的契機,更讓我看到了中國夢的實現啊!

  共用經濟,共用單車,很好的初衷,為民為己,一舉兩得。但是,這個領域需要的已經不僅是企業自身的實力以及運營能力能夠解決的,它的出現,需要人們自身的素質,同行業間的競爭以及政府的法規,再涉及廣一點,比如整個國家工業和技術水準等都協調配合起來,才能真正的造福社會,如若不然,後果很可能是我們不願看到的,再次成為歷史上曇花一現的美麗和資源浪費的悲劇。(台灣網網友:王鑫)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