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用行動向春運幕後的勞動者致敬

2017年02月08日 16:48:4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他們不是開火車的司機,也不是維修保障鐵路線路的巡守工,而是負責列車清潔的工人。乾淨整潔的列車洗手間背後,凝聚了他們多少的付出?火車上的排泄物到底是如何處理的?讓我們跟隨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鏡頭走進“卸污工”這個工種背後的酸甜苦辣。

  近日,一則“別再亂扔!鐵路卸污工用手掏糞掏垃圾”的新聞迅速走紅網路,他們用一人臟,換來萬人凈的精神感動了無數人。不得不説,他們確實是最“可愛”的人。

  一直以來,我們所關注的更多的是出行環境的舒適度及列車餐飲,卻很少有人關注,列車上整潔的環境從何而來。其實,這一節節整潔的車廂都是由一位位卸污工一點一點清潔出來的。特別是像遇到暑運、春運這樣大客流的情況,廁所被頻繁的使用,堵塞的機率也在不斷上升,為了及時的方便旅客使用,這些清潔工不但要在短暫時間把廁所清理乾淨,有時需要赤手掏糞來疏通下水道。

  沒有人天生就喜歡“掏糞”這個崗位,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甚至在過年、過節之際都沒有回家跟家人團圓?支撐他們一直堅持的理由,只有他們心裏的那份信念和強烈的責任感,他們是文明的守護者是最“可愛”的人。“臟了我一個,方便一車客”的真情告白,不僅是一種責任的體現,更是一種勇於堅守、甘於奉獻的敬業精神,這種精神讓我們每一個人為之感動。

  因此,作為旅客的我們更要用行動為之點讚。一方面,我們要摒除自身不經意間的壞習慣。就像在列車隔離窗扔垃圾,往廁所下水道裏扔尿不濕等現象,只有更多人加入到文明的行列,共同愛護公共設施,維護公共秩序,春運中“最可愛的人”才會得到關愛。另一方面,僅通過健全和完善法規制度來規範所有人的言談舉止是很不現實的,這也是細緻入微的法規卻對旅客不文明行為鞭長莫及的根源所在。因此,在完善相關法規的同時,更需要形成良好的遵守公共文明氛圍,只有如此,文明出行才能真正實現。

  關愛春運背後默默付出的“可愛人”,不只是口頭説説,更要用行動支援他們。如排隊多等幾分鐘,扔垃圾多走幾步等。(台灣網網友:彭亮)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