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篤行信用誠信不妨從杜絕逃票開始

2017年01月23日 15:00:3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鐵路部門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出臺了《鐵路旅客信用記錄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等系列措施,從即日起實施。(1月22日《北京晚報》)

  根據新聞中的《辦法》解釋,這七種行為主要包括:擾亂鐵路站車運輸秩序、動車組列車上吸煙、倒賣車票、冒用證件購票、持不合格車票乘車、不按規定補票的以及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應予以行政處罰的行為等。這也就是説,以後出行乘坐火車,一定要文明誠信出行,不要以為自己在列車上逃了票等於沒事,然後下了火車之後淹沒在人潮當中,覺得不會有人認識自己,搖身一變又成為“一條好漢”。

  正如自覺不能代替監督,對於那些慣於逃票者來説,自覺是談不上的,甚至在一些圈子裏或者在一些地方,在火車上逃票、公園景區裏逃票,地鐵、公交車上逃票成為一種值得炫耀的“文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對於即將要建立誠信社會來説是十分不利的,同時對個人誠信的觀念建立也是一種損害。所以,治理這種公然擾亂公共秩序,把佔公家便宜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也是當務之急。

  實際上,建立個人誠信監督體系的呼聲在近些年一直不斷,但是,前些年以來由於技術手段的限制,儘管很多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仍然不能夠盡善。這次鐵路部門出臺《辦法》,其背後正是因大量的投入與數字處理技術的不斷升級,也是很多方面結合的成果。

  把個人誠信資訊內容納入到體系當中去,讓逃票者成為各個方面不歡迎的人,甭管是在消費、買房、入學或者生産經營和納稅等方面都受到這個體系的監督與管理。簡言之,就是比如你在火車逃一次票,可能在有些方面將會造成一生的無法估量的損失。當然,對鐵路部門方面來説,治理逃票有了資訊依據,而對於其他方面來説,把失信、失序的人員納入到“不受歡迎”群體,則大大降低了個人資訊審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長遠來看,鐵路部門出臺旅客信用記錄管理辦法其實對個人誠信觀念的建立來説是一件好事,對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建立和完善來説也是重要的大事。希望由這種辦法,讓每一位乘客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也希望把誠信的行為與觀念徹底貫徹到每個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當中去。(台灣網網友:陳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