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對榴蓮上車説“不” 為旅客清爽回家點讚

2017年01月22日 16:31:5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1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的一篇“姑娘帶榴蓮坐火車被拒,她徒手扒開吃光,然後…”的貼子在網上熱傳。

  女孩在花了200元買的榴蓮被禁止帶進站上車後,當場將它吃進肚子。類似這樣“奇葩”的事似乎不是第一次發生。去年2月,高鐵海口東站就有一對母子因攜帶散裝酒上車,當場豪飲。去年3月,也有媒體報道某女子安檢口吃掉十斤榴蓮。或許在眾人心目中,禁止上車的只有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實在沒想到自己這不影響安全的“進口”物品也要被禁,認為有點小題大做。甚至有人認為,讓人家在安檢口將這些物品當場解決掉,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

  但事實並非如此。隨著文明社會的不斷發展,人人都希望有一個清爽、乾淨的公共環境。在我們的生活中,拒絕人為製造異味的提醒也在各大公共場有展示。如公交車上、商場、電影院提示嚴禁吸煙;在地鐵上,也有不可以在車上用餐的明顯標識,原因自然也是餐食散發的味道讓車內乘客心生不適。不僅如此,就是居民小區,在物業管理也要求不得有餐飲類商鋪存在。想必也是那些香鮮味美的滷肉、火鍋讓住戶久聞不適,甚至被各種油膩和香味傷及健康。

  再來説説,乘火車進站上車對攜帶物品種類的要求是否苛刻。所有乘過火車的人都很清楚,火車車廂內一個相對封閉、人員密集的空間。先不説這些禁止帶上車的味濃物品,多年來,那一雙雙脫了皮鞋、膠鞋、運動鞋放在座席上的香港腳,就讓不少旅客苦不堪言。既希望列車工作人員對這些不文明行為出面制止,更是強烈盼望鐵路部門能出臺一些規定,對類似不文明行為加以處罰,還旅客一個良好的乘車環境。

  春運已進入第十天了,列車上基本都是超員運作狀態,各種散發的氣味已經讓擁擠的車廂內空氣混濁不堪。作為一個文明旅客,即使沒有鐵路部門的違禁規定,也應該顧及他人,週全考慮盡可能不帶散發濃重異味的物品上車,以免影響車廂內空氣,這是對他人也是對自己的起碼尊重。榴蓮和臭豆腐一樣,都是口感好氣味重的食品,就是在大街上也會讓人聞之掩鼻,更不用説在這擁擠的春運火車車廂內了。

  希望這當場吃下兩個榴蓮的女孩,能從這次“火了”的吃榴蓮行為中,有所觸動,以後無論在什麼場合,都能注重公共環境,不要如此任性。(台灣網網友:胡婷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