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輪到我抱她了”,用行動詮釋孝道

2016年09月22日 17:10:0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這幾天,51歲的永康男人張永康火了,他自己卻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只不過是跟往常一樣,抱著82歲的母親在江邊嘮嗑,結果這一幕被人拍下,還發到了朋友圈,一時間被好多人轉發。(9月21日揚子晚報)

  “因為小時候媽媽就是這樣抱著我,現在輪到我抱著她了。”多麼淳樸的一句話,卻不知會感動多少人!人們常説:“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張永康卻用實際行動改變了這一説法。兩年來,他一直精心照顧不能下地走路的母親,用行動詮釋了“孝順”的含義,用愛撐起了一個家。

  從小,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的故事就已深深地印入我們的頭腦裏,孝道更是貫穿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美德。而我們現代人對於孝道似乎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腦海中漸漸失去了根基,或者説,只是挂在嘴邊的一種自我安慰,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孝”這個字的真正含義。很多年輕人忽視老年人的存在,認為只要在物質上滿足了老人,便是孝順了。而很多老人退休後放棄了自己的業餘愛好、放棄了遊山玩水的機會,為兒女帶孩子,為奴、為仆,可是有的小輩非但不感激,反而覺得是理所當然,真的讓人寒心!

  “百善孝為先”。孝,其實就是生活中,我們為父母做的點點滴滴。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感恩的眼神,一纖一維暖父母心;一個簡單的擁抱,一番囉唆的叮囑,細細切切報深恩。多回家走走,陪父母看看電視,叨叨家長裏短,油鹽醬醋;給他們揉揉肩膀,捶捶背。或者,靜靜的坐在一邊,聽他們緩慢的講述你兒時的故事。

  有一句話説:人世間有三大能量物質,親情、友情、愛情。愛情不可勉強;友情需要彼此真誠的付出;而親情,卻是冥冥中早有定奪,它無時無刻不伴隨我們左右。唯有親情,才是一切美好感情的基礎。我們都是為人子女的,揣心自度,對待日漸衰老的父母,自己已經做到了多少?我們真能做到問心無愧嗎?

  常回家看看!父母需要你們的陪伴。陪伴,可能只是短短的一段時間,但對父母也是珍貴的,那也是一種愛的表達,孝的表達!(台灣網網友:司晗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