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老公不給買手機便報警 當思何謂追求

2016年09月21日 16:59:3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萬盛的小紅(化名)近日報警稱自己被老公囚禁在家中,民警接警後火速趕往事發地,這才得知,原來是妻子欲讓老公出錢買iPhone7未果,鬧彆扭報了警。小紅介紹,丈夫的工資也就五六千,她日常生活中喜歡網購,多的一個月要花幾千元,夫妻倆時常會因為消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最後,民警對小紅夫妻進行勸解,對小紅因瑣事謊稱自己被“囚禁”進行了批評教育。(9月21日《重慶晨報》)

  縱觀當下社會,小紅的事例並非偶然,為了得到一部新入市的蘋果手機而賣腎、偷盜、欺詐甚至搶劫等行為已被不少媒體曝光,不少人將原因歸根于不理性的消費行為,但在筆者看來,不少人之所以會為了不理性的消費行為而損害自身健康甚至違法犯罪,是因為其內心的畸形追求。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為了向世界證明民族的偉大,而不斷發動侵略戰爭,意圖通過不斷的勝利來找回尊嚴,實現其畸形的追求,最終走向了失敗。秦國趙高為了追求畸形的權利慾望,發動政變、指鹿為馬、剷除忠良異己,最終非但沒有“夢想成真”,反而不得善終。

  正是因為人們有了畸形的追求,方才有了不理性的消費行為。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我們可以將其歸為“從眾心理”,是一種內心空虛而不自信的典型表現。有位哲人説過:理智是人生的嚮導和光輝,能夠穿透被世俗塵霧蒙蔽的心靈,引領我們找到真相、真知、哲思與真理,然而,理智只青睞于內心強大的人。但是,人們往往在別人的言論和行為中會迷失方向,“三人成虎”的道理不是不懂,而是在浮躁的社會中,人們思考問題缺乏嚴密的邏輯和理性的分析。

  作為傑出的科學家,居裏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這主要歸功於她有著科學而理性的追求,才能如此冷靜地堅持從幾十噸瀝青礦廢渣中提煉出十分之一克純鐳鹽,並測定了鐳的原子含量。她用理智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在理性的指導下,正確而迅速地奔往真理的大門。同樣在理性的追求下,方才讓牛頓從一顆掉落的蘋果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也讓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災後仍堅定信心最終完成了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如今你有消費計劃,我有行銷攻略,生活在各類商家誘惑的當下,也許我們很難保持足夠的理性消費,但我們可以堅持理性的思考。當很多誘惑甚至是幻覺影響我們理智的判斷時,我們要仔細分析,擦亮雙眼,經得住誘惑。

  針對畸形的追求與非理性的消費,與其千方百計去阻止,不如積極思考如何培養理性的追求與嚴密的邏輯思維。俗話説“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們不妨用科學的知識去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通過思考分析他人與自身的經驗和教訓,來避免自己重蹈覆轍。讓消費歸於實際所需,讓行為歸於和諧,讓追求歸於理性。(台灣網網友:程彥暄)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