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公眾號買車票被騙為誰敲響了警鐘

2016年09月21日 16:59:0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過了中秋節,迎來國慶節,車票也越來越難訂。幸好啊,有手機訂票,再忙不用趕去車站,隨時隨地刷一刷。王先生就是在微信公眾號上訂了張深圳北至廣州南的高鐵車票,可恨的是,去到車站居然拿不到票!(9月19日深圳新聞網)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飛速發展,方便快捷的網路購票已變為現實。近日,王先生為了方便,用手機通過公眾號購買車票,可就準備取票時卻根本查不到購票資訊,這時王先生才發現被騙。這起看似新奇的公眾號購票騙局,不得不另我們敲響購票安全的警鐘。

  其實,自從網路購票誕生以來,類似這樣的網路購票騙局已屢見不鮮。隨著每一輪搶票大戰的開始,“網路代購車票渠道”、“搶票軟體”都會瘋狂被追捧。先拋開這些渠道的真假,就算能夠買到車票,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論哪一種購票方式都需要購票這個人資訊,這時往往會讓購票者的個人資訊發生洩露,或者是姓名與身份證號碼、又或者銀行賬號、甚至是聯繫電話等一系列個人資訊。更何況這些網路購票渠道往往假多真少,或本就是赤裸裸的網路騙局呢?

  其次,網路監管力度不夠,讓騙子如魚得水。相關網路監管部門對網路騙局的打擊力度不夠,就像上文王先生遇到的公眾號是的,其已經實名認證,卻仍未被監管部門查封。因此,有關部門應及時進行清除,凈化網路環境。不僅如此,廣大民眾在遇到這類騙局亦應及時舉報,最大限度防範網路詐騙案件的再次發生。

  筆者認為,保障民眾購票環境安全還需社會各方共同努力。首先,鐵路部門盡可能地滿足熱門城市、線路民眾的出行需求。其次,鐵路部門、新聞媒體要加強教育引導力度,提醒旅客使用正規12306網站購票,不用搶票軟體,不通過“歪門邪道”購票以免資訊洩露甚至被騙。此外,還要加大對網路騙局的監查力度,從立法層面依法打擊網路詐騙。

  國慶小長假臨近,雖然詩和遠方在等待我們,但我們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管有多急,也要理智購票,否則就很容易陷入某些人的“陷阱”。(台灣網網友:常小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