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當局“不能説的秘密”:減碳目標純屬天方夜譚

2017年07月19日 11: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臺媒報道,因3年來3部核能機組陸續停擺,臺電只好以火力發電補上供電缺口,造成碳排量年年增加。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臺灣能源部落格版主陳立誠的評論文章指出,蔡當局除了喊喊口號自己爽外,有什麼實際上可落實的行動嗎?“新能源計劃”中規劃2025年要較目前減碳4000萬噸的目標完全是天方夜譚,INDC目標不可能達成是島內能源及環保官員人所共知“不能説的秘密”。

  評論摘編如下:

  報載因3年來3部核能機組陸續停擺,再生能源又接不上,臺電只好以火力發電補上這3部核能機組供電缺口,造成過去3年,碳排量年年增加。臺當局“經濟部”官員表示這是“短期內起伏難免”,並提及臺灣“自主減碳貢獻”(INDC)目標,並説臺當局會以“增加綠電”及“節省用電”兩個手段來達成INDC目標。真不知臺當局到底還要騙民眾多久?

  蔡當局增加“綠電”目標為2025年400億度,這也正是現有3座核電廠6部機組的年發電量,所以即使“綠電”達標,廢核後以“綠電”取代核電,碳排量也不過“打平”。因400億度“綠電”已達極限,未來任何用電成長均將由火電提供,碳排量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為達減少碳排量目標,2015年到2025年這10年間的“用電零成長”是減碳先決條件。選前民進黨的新能源政策也以“用電零成長”為目標。但臺灣電力系統發電量在2015年為2191億度,2016年為2258億度,1年間已成長67億度,未來10年怎可能用電零成長?

  為了達到減碳目標,蔡當局的另一張王牌是降低碳排較高的煤電佔比,而增加碳排較低的氣電佔比。臺當局目標2025年電力配比為綠電20%,氣電50%,煤電30%。假設2025年用電為2500億度,表示氣電、煤電各發電1250億度及750億度。依氣電、煤電每公斤碳排各為0.4公斤及0.8公斤計算,2025年電力碳排將為1.1億噸,遠高於2014年核能6部機組正常供電時的碳排。即使每年增加近1000億元發電成本以氣電取代煤電,能源轉型後碳排將高於轉型前,這豈非國際笑話?

  蔡當局要降低碳排還有很多招數,如在2025年以碳捕捉與封存(CCS)捕捉1000萬噸二氣化碳。臺電原規劃在2025年以CCS減碳100萬噸,因彰化地區民眾反對,目前整個計劃都已停擺,臺電目標已很難達成。蔡當局隨口加碼10倍,除了喊喊口號自己爽外,有什麼實際上可落實的行動嗎?

  “新能源計劃”中規劃2025年要較目前減碳4000萬噸的目標完全是天方夜譚,INDC目標不可能達成是島內能源及環保官員人所共知“不能説的秘密”。

  主導蔡當局能源大計,也是民進黨“新能源計劃”召集人的吳政忠不該一直悶聲不響,應該向民眾公開説明吧?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