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呂秀蓮:核能是綠色能源

2006年04月30日 09:24:00  來源:
字號:    

  呂秀蓮又有驚人之語,在民進黨中常會上表示處理核廢料技術現在已經進步,核能發電應屬綠色能源,反核變成落伍概念,民進黨應思考全面檢討核能政策。民進黨秘書長林佳龍持相同的看法,他認為民進黨反核是因為當年還沒有“京都議定書”,現在是否要維持強烈的反核立場,應當檢討。當場受到反核派中堅份子趙永清的強力駁斥,他以為民進黨應該客觀地探討核能政策,就算要減少空氣污染,也不可能硬把核能説成環保,沒有一個環保人士會説核能是綠色能源。

  “反核”是民進黨的一貫主張,曾全力號召建立“非核家園”,有人把它和“臺獨黨綱”並列為民進黨的兩個“神主牌”。目前由呂領頭出面挑戰,是民進黨的一件大事。呂女士不反核的主要理由來自“京都議定書”,議定書指火力發電是更大的污染,會增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加速地球溫室效應。

  另外李遠哲在最近公開發表意見,認為臺灣在五十年內不能離開核能源,李院長指出臺灣二氧化碳的排量,高居世界第三。

  民間環保聯盟立即抗議,歷數民進黨利用“反核”議題,不斷向民眾訴求贏得支援。取得政權後,六年來非核家園毫無進展,現在聽到呂的言論,才驚覺她和許多“政府官員”,對核能危害近乎無知!批評李遠哲只見到臺灣排出的二氧化碳居全世界第三,卻不知臺灣的産業結構是以30%多的能源創造出3%的産值,重點不清。

  呂、李二人曾經是“反核”健將。2000年李遠哲説過:我們無法處理核廢料,沒有資格發展核電。呂秀蓮也認為“核四廠”外海有十多處活火山,安全問題令人不安,不能再自欺欺人。“京都議定書”的簽訂也有好多年了,過量二氧化碳對地球的危害連中小學生都懂,臺灣排出過多的二氧化碳也經常受到國際間的指責,這些現象為什幺要等到現在才得到“中研院”院長及呂的關懷?核廢料的處理技術最近有了突破性的進步嗎?

  答案恐怕是此中的政治動機大過他們對能源、環保的關懷。

   正值扁家庭備受千夫之指,阿扁被批的抬不起頭來,在某次政黨巨頭會議中他説:“不是我説什麼就一定要做,我説‘憲改’,也不一定要做啊!”

   話説的有氣無力,舉座皆驚!善觀政治氣候的謀士們,一定看到阿扁已經氣衰,退居守勢,此時不進攻更待何時?呂秀蓮選“反核”這一支民進黨神主牌作文章,攻勢較不直接,可以凝聚勢力,增添人氣,至少可以把媒體版面搶到自己身上來!呂係人馬最近動作頻頻,與呂秀蓮關係良好的名嘴、政論家如胡忠信、楊憲宏等幾乎每天上媒體,炮火猛烈抨擊SOGO禮券案,梁柏熏事件、馬永成關説事件等等,令綠營瞠目結舌。扁的嫡系,“外交部長”黃志芳和呂係大將張旭成因細故互相罵街。

   最想儘快搞倒阿扁的非呂秀蓮莫屬,因為依照現行體制“總統”任期未滿而去職,由“副總統”依法遞補,順理成章。一旦呂掌握了制高點和實際權位,再佈局競選下屆“總統”,優勢比別人強的太多。所以説什麼“反核”、“憲改”、“獨立”都是為政客們服務的競選旗幟,事過境遷或不合時宜,便從速撤換,再亮出更鮮艷漂亮的旗子來。

   爭吵經年,停了又建的核四發電廠,進度嚴重落後,追加了八百億元預算,大家並沒有信心“政府”會將它完成。核四復工三年多,很多工程仍發包不出去,已導致部分結構壞損,鋼筋腐銹,令人擔心的是老百姓不斷埋單,建成之後會不會有安全問題?

   其實小老百姓們對那個黨的那支“神主牌”的興趣不高,意識形態無非是一堆空話。大家盼望數年之後臺灣第一不要有能源短缺,其次居住環境別再惡化,弄得大家受苦,民不聊生。你們在臺上隨便跳舞唱歌,比誰的政治正確,誰的貪污手法高明等,都和大家很不相干。民眾被愚弄的次數過多,熱情不再,來來去去都是一個個戴著面具扮演“加官跳”唱做未能入流的業餘演員。

   有點令人好奇,李院長站到呂秀蓮那一邊去了嗎?

  (來源:華夏經緯網;作者:王正方 電影導演,資深政論家)

                            編輯:季水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