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當局能源政策難道要駛入死衚同?

2016年06月08日 09: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臺媒報道,繼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説考重啟核電一廠一號機後,綠營“立委”與“原能會主委”都表態反對,重啟案又幾乎瀕於胎死腹中。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新當局能源政策兩天內兩度發夾彎,政策脆弱到連“閣員”都不挺“閣揆”,讓人看得膽戰心驚。林全“思考核一一號機重啟”,顯示他已認清島內供電現實,各界應給予正面看待。能源政策不怕發夾彎,就怕駛進死衚同。

  社論摘編如下:

  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日前説,考量電力需求,核一廠一號機若經評估安全,可思考在不延役的情況下重新啟用。此話一齣,輿論譁然,認為強調反核也不缺電的新當局上任未久即如此政策大轉彎不可思議。短短兩天內,綠營自家“立委”與“原能會主委”都表態反對,核一一號機重啟案又幾乎瀕於胎死腹中。新當局能源政策兩天內兩度發夾彎,政策脆弱到連“閣員”都不挺“閣揆”,讓人看得膽戰心驚。

  此次能源政策急轉彎,緣于上月底氣溫飆高帶動用電量,加上臺中火力發電廠六號機故障停機,31日當天備轉容量率僅剩1.64%,創十年新低。只要再有一部大型發電機組故障,臺灣立刻面臨缺電與限電。當天,為了撐過燃眉之急,臺電甚至要求部分火力電廠“超載運轉”,連尚未正式服役的林口火力發電廠新一號機都以“試運轉”名義並聯發電,才勉強因應。

  這波供電緊張,事前並非毫無跡象。本報兩年來社論多次警告:臺灣穩定供電的優勢正在崩解,無論要不要核電,當局都必須及早因應。遺憾的是,馬當局擋不住核四封存,對核一、核二核廢料爆滿問題也拿不出魄力解決;此外,民進黨執政前強調反核也不會缺電,並串聯各地方政府要求限縮火力電廠以降低空污。一連串的變化,將臺灣推向缺電的懸崖。

  林全思考重啟核一一號機,確使新當局能源政策繞了一個極大的發夾彎;但是,若不轉彎,難道要民眾與企業墜入缺電的深谷?

  新當局的能源政策,不僅島內專家和工商界看衰,日前美國商會發表2016年臺灣白皮書,也特地提醒新當局應提出詳細的能源計劃,確保臺灣享有穩定且具成本競爭力的電力供應。美國商會説,臺灣幾乎所有能源皆仰賴進口,廢核之後的缺口是否能靠節電與再生能源補足,當局必須提出明確且有數據佐證的能源計劃。

  能源計劃的制訂,首須認清現實,再尋求各種可以運用的方案,最後在能源安全、供電穩定、環境保護、和電價成本四個面向中找到一個平衡方案。林全因為“認清現實”,所以説出“思考重啟核一一號機”;問題是,這個發夾彎轉彎轉得太大,立刻抵觸黨內的反核神主牌,只好再轉一次發夾彎,緊急煞車。

  對於重啟核一一號機的阻力橫生,“行政院”的下臺階,除了重申2025非核家園目標不變外,並要求臺電提出透明公開的供電與用電狀況,並請“經濟部”努力落實節能措施;至於核一一號機是否真能重啟,則由原能會提供評估報告供社會檢驗。這些作法,其實都是緩兵之計,而不是面對問題的務實作法。

  首先,臺電每年都會公佈中長期電源開發方案,對島內供電情況預作評估。過去兩年,臺灣供電備轉容量率分別是14.7%與11.5%,今年的預測值則是9.2%,是17年來首度低於10%。去年,島內已多次出現供電不足警訊,今年情況只會比去年更糟。因此,臺電的資訊其實已經很清楚,而是民進黨刻意回避問題,裝作看不到。李世光就任前曾向企業界保證“今年不缺電”,上任沒幾天即改口“不保證不缺電”,應該就是意識到問題不簡單。

  再者,原能會日前才發佈新聞稿説,一號機“已完成審查臺電公司安全分析和處理措施,確認繼續運轉之安全性,相關資訊均對外公佈”。換言之,原能會已確認一號機運轉安全性無虞,但“原能會主委”謝曉星卻説重啟核一有疑慮,而“政院”還要“原能會”公佈安全報告,這難道不是推託之詞?

  林全“思考核一一號機重啟”,顯示他已認清島內供電現實,各界不應苛責、挖苦,反而應給予正面看待。事實上,那些炮打林全的人,恐怕才是直衝懸崖的莽夫。能源政策不怕發夾彎,就怕駛進死衚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