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政治人物只空談 誰關心能源警訊?

2007年07月12日 09:53:00  來源:
字號:    

   《聯合晚報》昨天發表社論指出,不知有多少人會對這個預言感到害怕:到了2009年(也就是後年),原油價格將從現在每桶70幾元左右,升破到一百美元,造成這種價格飆漲的主因,是國際能源總署預估未來五年內,全球石油供應將面臨嚴重的短缺。換言之,未來幾年我們所面臨景況,還不是加油費越來越貴,而是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油了!

  社論説,油價持續飆漲當然影響我們的荷包,但若原油嚴重短缺可就根本影響我們的生計了,這個問題迫不迫切?其實非常迫切!嚴不嚴重?也非常嚴重!但在臺灣有沒有被給予相當的重視?講句坦白話,完全沒有!油價或是能源政策爭議,在歐洲或是美國經常是大選辯論的主題,在臺灣呢?“統獨”、黨産、“公投”…,甚至蔣渭水都談完了,都還輪不到吧!

  其實全球的能源供應,會出現這種預測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全球幾個主要的産油地區都有內部動亂的問題,這些林林總總的訊息其實早已預告,低油價時代一去不返了!而全球腦筋還稍微清楚的領袖人物,都對這個課題戒慎恐懼,只有臺灣的政治人物好像最不怕?奇怪吧!

  要知道,臺灣火力發電的比例愈來愈高,石化産業也一直在擴張,不談民生用油,就算工業用油的比例都高得可怕,再加上執政黨“非核家園”的政策,選擇替代的都是高耗能源的規劃,所付出的代價已經在逐漸顯現。根據環保署之資料顯示,去年臺灣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接近26萬公噸,佔全球總量的1%,在全球排名為22位。若以每人平均排放量排名則高居第三名,達到11.9公噸,僅次於美國和澳洲,遠超過全球每人平均排放量。過去十年間臺灣GDP僅有4%的成長率,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卻以8%在逐年成長,這其中的主因都在於對原油過度依賴,先不談京都議定書的效應了,這種趨勢難道不該憂慮嗎?

  社論最後不僅嘆道,信不信,再怎麼嚴重的能源警告,臺灣臺面上那些人物還是只喜歡談那些永遠沒答案的空議題!

編輯:李傑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