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陸生健保折騰六年 臺善意何在

2017年05月04日 08:4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簡直如同“狼來了”的故事:包括大陸學生在內的臺灣境外生權益小組,上週四、週五,這週二,在臺北連續召開3次記者會,都是呼籲不要調漲境外學生的健康保險(簡稱健保)費,讓大陸學生比照現在的僑外生繳費納入健保。為什麼記者會開了一次又一次?因為有消息説,這份涉及陸生入健保及境外生保費全自付的草案,要在臺灣“立法院”審議表決。但“立法院”近來事兒多,排得上、議不上,“明天審”就像“狼來了”一樣,次次都是假消息。

  實際上,關於陸生健保問題,“狼來了”喊很久了。從2011年臺灣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時起,就不斷有人呼籲讓陸生參加健保,至少在這個基本保障上不要歧視陸生。但涉及大陸的問題在臺灣就是照妖鏡。平日裏滿口自由、平等、人權的政治人物,此時都可以肆無忌憚地歧視、污衊加誹謗,連“假求學、真看病”這種沒常識的話都講得出來。已經沒什麼理由反對時,又提出陸生可以加入健保,但要全額付保費;為了避免被批不公,外籍生也不再享受補助,一律全自付。如今,境外生權益小組針對的就是這份方案。

  如果説以前陸生的待遇是“不公平”,那麼,這份全額自付的方案則是“不合理”。目前除陸生之外的境外生,每月繳納保費749元新台幣(以下均為新台幣),當局補助500元。以去年為例,根據臺灣衛生主管部門提供的數字,境外生每人平均花費健保每月不到400元,境外生共盈餘保費1億元。這些青年學子不是臺灣健保基金的消耗者,而是貢獻者。在這種情況下,草案卻將他們改為全額自付,保費漲到每月1249元——相當於臺灣民眾月收入8.7萬元的參保標準,不客氣地説,形同盤剝。而將陸生納入健保與提高其他境外生保費捆綁在一起,也是帶著權謀的“善意”。

  不論“不公平”還是“不合理”,如此對待陸生,臺灣當局到底想幹什麼?一般説來,開放學生到本地讀書,絕不僅僅為掙點額外學費,而是希望加強兩地青年交流、密切彼此感情。還有什麼比生活學習在一起,更能快速而深入地了解對方呢?然而,臺灣開放陸生就讀6年,“三限六不”百般刁難,還因諸如健保爭議,羞辱無辜陸生。臺灣當局到底是要增加陸生對臺灣的好感,還是想給陸生一場“震撼教育”,使陸生真切感受善良臺灣表像下的政治惡意?

  老實説,來來回回談了6年,還有動力和精力繼續爭取的陸生都是勇士。以臺灣不準打工、不準就業等一系列限制來説,所有陸生都是過客,2年、4年或者更長6年後都要離開,臺灣當局希望他們帶走什麼樣的回憶呢?曾經他們滿懷美好想像來到這裡,卻因為臺灣政治人物的偏見,屢遭歧視和羞辱。陸生將是未來大陸最了解臺灣的社會中堅力量,如果連他們都灰心失望,臺灣當局的所謂“善意”豈不是笑話?(孫立極)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