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兩岸政策 國民黨毋自廢武功

2016年11月16日 14: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16日發表評論説 ,國民黨的“本土化”進程是其在臺灣長期生存的必然選擇。但“本土化”並非“臺獨化”,也不是割裂臺灣和大陸的血肉關係。國民黨對自身的本土化改造應強調改變目前國民黨記憶體在的官僚作風,改革國民黨黨務和行政機構,使這家百年老店能在黨産被全面清算後轉型成一個現代化的民主政黨。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國民黨內部分成員,在“本土化”上越走越遠,尤其是部分少壯派和新生代黨員片面認為國民黨在選舉中的慘敗是源於其“錯誤”的兩岸政策,因此這些國民黨黨員在臺當局領導人選舉之後對兩岸議題開始採取中間,甚至偏綠的態度。

  事實上,國民黨應該清楚認識到其兩岸政策是該黨在歷次選舉中獲得部分民眾支援的主要原因。只有“堅持兩岸同屬一中”,才能保持兩岸交流途徑的暢通,維繫兩岸和平與穩定。

  國民黨應該清楚自覺,在搞“臺獨”方面並沒有“天然”優勢,即使出臺關於“華獨”甚至“臺獨”的政策,也不可能獲得綠營民眾的信任。同時,臺灣的政治體系在經歷了3次政黨輪替後,已逐漸形成類似于美國的兩黨政治格局,國民黨若倒向綠營,並不會拿到綠營民眾的選票。

  處於危急存亡之際的“國民黨”,應該儘早統一黨內對於“九二共識”政治意涵的理解,停止內耗。對“九二共識”認識上的分裂只會為綠營污名化“九二共識”增加藉口,加劇民眾對“九二共識”的誤解和否定。同時,國民黨也應該明確自己在兩岸關係,臺灣政治裏的定位,學會如何引導臺灣民意向有利於兩岸和平統一的方向發展,而不應該放任民進黨通過各種途徑誤導臺灣民意。

  洪秀柱訪問大陸對國民黨而言,既是一次和平之旅,也是一趟“尋根之旅”。願中國國民黨黨內對“一個中國”已經動搖的人士能夠認識到,該黨長期存在的根基正是“國民黨”前面的“中國”二字,它代表該黨對“一個中國”理念的堅持,是維護兩岸長期和平穩定的不二法門。

  捍衛這兩個字,就務必採取有別於“臺獨”陣營一貫拒“統”的政策,積極參與到有利於兩岸和平穩定的事務中。而一面地倒向綠營只會讓這個百年政黨自廢武功,丟掉大陸後又丟掉臺灣。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