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要進口日本核災食品?蔡當局後院起火

2016年11月16日 09: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本福島核災不只影響日本當地,甚至震蕩臺灣。“我是人,我反核”的旗幟,迄今依然隨處可見。然而核災創傷未愈,反核氣氛方興未艾,民進黨當局竟然開始準備要開放進口輻射污染地區的農漁産品,理由是“科學證據證明無礙人體健康”。於是乎,臺當局“農委會”等部會開始“3天10場”的“假日公聽會”,其理由甚明,就是準備形塑“全民諮詢、充分公開”的輿論氛圍,替臺當局拍板定案預備“民意基礎”。

  臺灣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包正豪16日在《中國時報》發表評論説,這場“勸進大戲”,演出者草率不用心,只想過個水,意思意思即可。哪知道已經被民進黨及所謂“覺醒公民”和環保團體所聯手激起的反核氛圍,並未隨著民進黨執政,宣佈非核家園而有所稍減,反而因為“反核,不反核污染産品”的邏輯吊詭,激起社會反彈,群起抵制“公聽會”。民進黨中央大員視抗議者為寇讎,實際第一線官員的傲慢態度,都在在激化社會衝突。

  面對此一社會衝突,民進黨及段宜康者流便重施故技,擬將民怨導向債多不愁的國民黨,指控國民黨為黑道,故意破壞公聽會。然而民進黨的發夾彎轉得太快太急,這個禍水東引之計,未能得逞,反而更形激化衝突。

  何以蔡英文當局會行此不智之舉?放在國際政經情勢框架下來看,美國特朗普可能上臺當總統,顯然臺灣會被邊緣化,而日本即成為民進黨當局以為的脫困解方。姑且不論這樣的盤算是否有效,但“反核,不反核污染産品”的帽子已經牢牢地戴在蔡英文當局頭上。年余之後,地方選舉登場,哪有現任縣市長願意“分享”這頂帽子,授政敵以柄呢?

  果不其然,首先對蔡當局“開槍”的就是民進黨執政的嘉義市。涂醒哲市長在議會藍綠黨團支援下,宣稱將制定單行法規,禁止有輻射污染疑慮的日本農漁産品在嘉義市上架販賣,狠狠地打臉民進黨當局。後續可以預期,會有更多縣市跟進。特別是藍營執政地區,哪還會和蔡英文當局客氣。所以,未來可預期會出現“地方包圍中央”的戲碼,民進黨後院起火,已不可免。

  開放日本有輻射污染疑慮農漁産品的政策,可能會危及島內“地方諸侯”政治生命的延續,民進黨縣市長哪會和蔡英文當局撕破臉呢!但這件事情已成為蔡英文當局的兩難,一方已許諾日本將會開放,配角都唱完,就等主角定場子,現在偏偏跑龍套的不幹,當下搞個不上不下的尷尬。

  但戲總要唱完,可預期的是,臺當局會以地方政府單行法規無效的老套路來解決問題。同時會承諾“嚴格檢驗”,讓臺灣各縣市政府有臺階下,去告訴選民“暫時歸咎臺當局”,縣市長已經盡力。

  下次臺當局領導人選舉是3年多以後,2018年先舉行縣市長選舉。所以,先讓蔡英文當局“承擔”,救民進黨縣市長選情為先。賭的就是選民健忘和對民進黨的溺愛。用時間換取空間的戰略,是騎虎難下的不得不。臺當局與各縣市的衝突必然會發生,也必然會以臺當局強壓結束。民進黨的縣市長脫身後,該進口的還是會進口,民眾的食品安全還是口號一句而已。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