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當局欲進口核災區食品有何意圖?

2016年11月15日 07: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連日來關於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的議題在島內鬧得沸沸颺颺,臺當局召開公聽會,卻趕在3天內舉辦10場公聽會,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説,如此倉促的時程既違反程式,又無法讓民眾有足夠的時間了解相關事宜。早在這幾年民進黨在野時,就有國家和地區先後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為何民進黨直至上臺後才改變態度?評論直言,難道民進黨當局別有意圖:以臺灣民眾的健康為代價,在臺日關係中換取政治利益?

  評論摘編如下:

  連日來關於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的議題在島內鬧得沸沸颺颺。民進黨當局準備開放日本4個曾受到核輻射的地區食品入島,引發激烈爭議。多場關於輸入日本核災區食品的公聽會變成“抗議會”,甚至爆發流血衝突。回想起民進黨在野時極力反對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就因沒有在第一時間禁止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而遭民進黨臭罵,如今民進黨上臺執政卻180度大轉彎,難怪群情激憤。去年有廠商竄改産地,違法進口日本核災食品,民進黨批評國民黨當局管理鬆懈,並嗆聲“開放核災食品,等同蓄意謀殺”。現在民進黨當局意欲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難道就不是“蓄意謀殺”?

  自2011年3月日本因強烈地震而發生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泄事件後,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日本食品聞之色變,時至今日也仍有部分國家和地區禁止日本核災區的食品進口。臺灣地區則于2011年3月25日起開始暫停日本福島、茨城、栃木、群馬及千葉等5縣生産製造的食品進口。今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獲勝,重奪執政權。有日媒已預料,較親日的民進黨上臺後將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入島。果然,民進黨當局上臺近半年後提出分兩階段開放除福島外4縣食品進口。當局聲稱,上臺後之所以同意進口,是因為已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對日本核災區食品解禁,若臺灣依然禁止,恐違反WTO規範。但早在這幾年民進黨在野時,就有國家和地區先後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為何民進黨直至上臺後才改變態度?

  日本福島核災事件雖然距今已有5年,但曾受核輻射地區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是否仍有影響,外界眾説紛紜、莫衷一是。鋻於臺灣民眾對日本核災區食品有疑慮,臺當局召開公聽會,原本無可厚非,但卻趕在3天內舉辦10場公聽會,如此倉促的時程既違反程式,又無法讓民眾有足夠的時間了解相關事宜。按規定,“行政院”應于公聽會召開前10天到15天對外公告,但“行政院”10日發出公告後,便火速于12日召開公聽會,明顯“違法”。三年前“立法院”審查兩岸服貿協議,藍綠達成共識,各自分別舉辦8場公聽會。國民黨在兩個月內完成任務,而民進黨卻花了半年才辦完8場公聽會。如今民進黨當局3天就完成10場公聽會,展現前所未有的“神速”效率。

  此外,民進黨當局在公聽會上發給民眾的説明書的名字以及現場會議名稱橫幅都沒有出現“核災”二字,只説“日本食品輸臺”,企圖魚目混珠、糊弄民眾。如此不誠實的做法不僅加深民眾對核災區食品的不信任,也更令外界質疑民進黨當局迫不及待地要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是別有意圖:以臺灣民眾的健康為代價,在臺日關係中換取政治利益。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