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勸蔡英文:不要“逢日必軟”

2016年11月08日 08: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6日發表評論説,兩岸制度化協商交往機制已經停擺。蔡英文卻遲遲不願承認“九二共識”。民進黨當局知道問題的癥結,但顯然毫無面對與解決的意願。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沒有官方的對話與溝通機制後,臺灣整個國際參與的機會,幾乎可以説大門已經關上,而大家都知道重啟機會之門的鑰匙是什麼,只是蔡當局似乎就是不肯面對現實,還一路巴著美國找生機;而美國除了講幾句場面話之外,又能有什麼妙招可以幫助蔡當局脫困呢?從ICAO可以看出,很明顯,美國老大哥並沒有民進黨當局所以為的那麼給力!

  拒絕承認“九二共識”,造成的兩岸關係大倒退,不只影響臺灣的國際參與空間,連臺灣和日本的“漁權”談判都受阻。10月底蔡英文派出民進黨智多星邱義仁與日方進行“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會議,針對臺灣漁民是否能在衝之鳥海捕魚一事,完全沒有任何進展,民進黨當局甚至提醒漁民該區仍屬危險海域。

  問題是,為什麼日本敢這樣對臺灣?因為他們也知道現在兩岸關係不好,大陸不會幫臺灣的忙,所以就肆無忌憚吃臺灣夠夠!

  蔡當局再繼續這樣僵下去,各行各業吃虧倒楣的人會越來越多!如今連綠色大本營──高雄的工商業界都要起義革命,情況嚴重的程度,恐怕民進黨當局快要HOLD不住了。

  臺灣《中國時報》4日社論指出,為處理臺灣漁船在“衝之鳥”水域捕魚問題,東京舉行的“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會議”,經過一天折衝,未能達成任何具體成果。民進黨當局就任不久,隨即主動撤出衝之鳥水域海巡艦艇,這次對話又放棄馬當局“衝之鳥”是礁非島主張,卻未能換得日方對捕魚權的妥協或承諾,甚至埋下伏筆,將對臺灣太平島主權談判造成不利影響。蔡當局外交折衝能力不但讓民眾失望,漁民生計更深受損害,難怪漁民團體紛紛表態抗議。

  會談中,臺灣放棄馬當局時代“衝之鳥”為礁非島的主張,僅要求在“衝之鳥”12海裏範圍外海域漁船作業,並對日方扣捕臺灣東聖吉16號等漁船表示抗議,要求索回該漁船遭日方沒收之保釋金。日方沒有正面回應,反而重申其擁有“衝之鳥”的主權和200海裏專屬經濟海域立場。

  民進黨當局在島礁問題上主動讓步,日本卻將臺灣方讓步視為理所應當,對臺灣方要求的捕漁權則置若罔聞。日本堅持立場,不因臺灣方妥協而讓步,蔡當局未戰先讓。這究竟是臺灣方戰略誤判,日方鴨霸吃定臺灣,還是民進黨當局另有所圖,放任日本吃定?

  蔡當局上任以來,雖未明言“親美日、遠大陸”,但透過其公開發言和實際行動都可以看出,希望透過加強與美日等國的準聯盟關係,消解來自大陸的影響力,甚至希望配合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因此,在與日本談判時,一改馬當局寸土必爭的作法,而以戰略上的讓步來換取日本的支援,但實際效果顯然未如預期。

  從戰略上看,日本在談判中,以本國利益優先,不會因為戰略合作的需要而輕言放棄現實利益。甚至可以説,日本也意識到臺灣對自己的戰略需要,反而更不願意在實際利益上作出讓步。不僅如此,日本對臺灣其實是予取予求,除了漁權問題以外,日本還要求臺灣解禁核災區食品進口,可謂步步進逼。

  從這個角度看,蔡當局犯了戰略錯誤。回顧馬當局時代政策,民進黨簡單斥之為“親中賣臺”,殊不知馬當局藉改善兩岸關係,讓美日産生對臺灣的戰略需要,常能換得美日對臺政策的實質利益。

  但蔡當局出於“疑中抗中”意識形態,集中精力疏遠大陸,為了減輕來自大陸的壓力,就必須引入外力加以抗衡,這就平白無故讓自己失去了戰略縱深,更讓美日看破手腳。從蔡當局勝選以來,日方就接二連三派遣代表團推動核災區食品解禁,美國也不斷要求開放美豬進口,都是戰略妥協之下臺灣實際利益遭到損害的實際事例。

  號稱民進黨戰略高手的邱義仁,是臺日談判主導,這不能不讓人産生疑問,蔡當局的戰略意圖到底是什麼?為何逢日必軟而找不到解套之法?事實上,臺灣面對日本絕非毫無討價還價能力,安倍上任以來在全球與大陸展開戰略競逐,在亞太區域更是寸土必爭,顯然,日本不希望大陸完全掌控東亞區域主導權,希望拉攏一切可能力量加以制衡。

  換句話説,日本的戰略意圖臺灣有空間提出並堅持自己的主張,日本也會識時務作出選擇。

  文章最後説,蔡當局應該深刻反省自己面對日本時的種種表現,不要逢日必軟,反而應該在清晰認知自己戰略優勢的基礎上,對日本據理力爭,最大限度的為臺灣人民爭取利益。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