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楊昆福:民進黨權力傲慢或將大幅流失青年支援

2016年10月31日 15: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為數不少的臺灣青年勞工團體及學生團體走上街頭,抗議民進黨當局推動“一例一休”及取消勞工“7天法定假日”,媒體人楊昆福在《臺海》雜誌125期發表題為《民進黨權力傲慢或將大幅流失青年支援》的評論文章,詳細分析一向聲稱在島內年輕世代群體經營甚深的民進黨,為何在青年認同方面大幅滑落。楊昆福指出,民進黨上臺執政後,不斷引爆爭議,缺乏同理心的權力傲慢姿態不斷呈現,對臺灣年輕族群的感召力勢必會再持續下探。

  文章內容如下:

  近段時間,民進黨在有關島內勞工休假議題上,再次引爆爭議。在涉及勞工權益的“勞基法”修正案中,民進黨強行推動“一例一休”及取消勞工“7天法定假日”通過“初審”,引發臺灣基層勞工強烈不滿與反彈。其中,為數不少的臺灣青年勞工團體及學生團體更是多次串聯走上街頭進行大遊行,甚至包圍民進黨中央黨部進行激烈抗議。這對於一向聲稱在島內年輕世代群體經營甚深的民進黨而言,既是絕佳反諷也極具“指標意義”,標誌著民進黨在青年認同方面或已開始進入大幅滑落的階段。

  屁股決定腦袋 青年支援逐漸滑落

  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代表民進黨角逐的蔡英文斬獲不少島內年輕族群的支援。在該次投票率僅為66.27%,創下至199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直選”以來最低點的情形之下,臺灣的年輕族群投票反而相當踴躍,相關民調數據顯示,20至29歲年齡層次的投票率高達74.5%,並且,他們選擇將絕大多數的選票集中投給了蔡英文。可見,蔡英文當時在臺灣年輕族群中積聚了極高的人氣和號召力。而為了延續這一“氣勢”,籠絡和凝聚臺灣年輕族群的支援,蔡英文在5月20日當天的就職演説中,開篇便以臺灣年輕人為訴求對象,表示要幫助臺灣年輕人突破困境,要實現所謂的“世代正義”。繼而,在10月10日的“雙十演説”中,蔡英文加碼延續了這一基調,聲稱民進黨當局所啟動的“改革”都是圍繞著520“就職演説”中,她自己提及的“改變年輕人處境,就是改變臺灣處境”這個主軸在前進。顯然,蔡英文在上臺後依舊將臺灣年輕族群列為臺面上首要爭取的重要對象。

  然而,公開的宣示與實際的政策推動,往往存在較大的落差。蔡英文在上臺後,由於角色地位轉換之快,八年“在野”一夕成為“當家”,民進黨顯然有些調適不良,産生了角色認同與定位絮亂問題,相關政策推動往往讓位於政治盤算與考慮。業已“執政”的民進黨依舊採取“在野時期”的政治鬥爭攻防方式來主導臺灣政局走向。然而,由於政策思維與角色地位産生巨大張力,致使蔡英文當局相關政策的推動與落實嚴重背離正常的權力運作體系,顯得十分荒腔走板。而且蔡英文當局思考問題的立基點與上臺前的訴求發生巨大的變化,以致各種政策“發夾彎”不斷涌現,推行的相關政策常常“自我打臉”,並且成效也十分不彰,無法給臺灣年輕族群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據臺灣旺旺中時民調中心於8月26日公佈的一項民調數據顯示,已有高達81.5%的臺灣年輕族群對蔡英文當局施政表示無感。

  在520“就職演説”中,曾聲稱要“解決問題”的蔡英文在後續的“執政”當中,反而在島內、兩岸以及涉外關係等各個面向上,不斷製造出更多的問題,而相關問題的不斷産生,無疑會給臺灣年輕族群逐漸留下不良觀感,甚至是惡感,並且可能將形成難以修正的“刻板印象”。9月29日晚間,蔡英文在民進黨創黨30週年,給民進黨黨員發表了的一封公開信中,揚言要所謂“力抗中國”。而幾乎同時,臺灣“遠見研究調查”卻發佈民調數據顯示,有高達59.2%的20至29歲臺灣年輕人表態願意赴大陸發展,這無疑是對蔡英文兩岸政策思維的公開“打臉”。而在10月10日的“雙十演説”當中,對於蔡英文表示要“改變年輕人的處境”,不少臺灣民眾態度相當保留。根據臺灣TVBS于10月11日至13日,所做的民調顯示,有44%的民眾表示沒有信心。並且,對於蔡英文當局上臺後的施政滿意度,就連擁有綠營背景的島內民調機構也顯示,臺灣年輕族群的不滿意度呈現上漲趨勢。比如,整理臺灣智庫公佈的數據可以發現,20至29歲的臺灣年輕人對蔡英文的不滿意度從6月3日9.8%,上升至6月21日的16.4%,再到7月30日的36.5%。而臺灣指標民調8月15日公佈的數據則顯示,這一群體對蔡英文的不滿意度已飆升至41%。

  今年10月12日,島內40多個青年團體因不滿民進黨執意強行砍掉“7天法定假日”,而直搗民進黨中央黨部,進行強烈抗議,現場還爆發推擠衝突,而在10月23日,青年的抗爭運動再次火爆升級,多達59個青年團體再次圍攻民進黨中央總部,表達嚴重不滿。島內青年勞工團體在抗爭中,公開宣誓要對民進黨“全面宣戰”,並且諷刺民進黨為“資進黨”,民進黨儼然已引爆了島內的“世代之爭”與“階級之爭”。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