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南海"祖權" 兩岸應聯手捍衛

2016年07月13日 18: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7月12日,設在荷蘭海牙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公佈所謂的“裁決結果”,兩岸皆已表明不接受這一“荒謬判決”。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今天(13日)在臺灣“匯流新聞網”發表文章指出,南海之於中國既是主權更是“祖權”,南海仲裁案也許能為目前處於僵局的兩岸關係開啟“機會之窗”,相互聲援、彼此支援,甚至以各種合作形式,共同捍衛南海“祖權”。

  文章摘編如下:

  一紙無效仲裁,攪得南海驚濤駭浪,然而在武力為後盾、強權即真理的國際現實主義邏輯下,菲律賓不敢贏、中國沒有輸,料想坐收漁翁之利的美國,反倒動輒見咎,裏外不是人。

  菲律賓、越南等國始於70年代相繼奪取南海40個島礁。一直以來南海皆是我國“固有”疆域,而非“故有”疆域,乃是堅固所有,而非以前所有,固有是用來形容一種堅固持久的存在,而被約定俗成為本來就有,不是外來的。要言之,南海之於中國既是主權更是“祖權”。

  中國對於南海主權在《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業已明確認定,1947年國民政府方域司對外宣佈“十一段線”又叫斷續國界線或名傳統海疆線,當初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可是無異議全數接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0條、15條、74條和298條也都對“歷史性權利”予以認可。美國于1956年出版的地圖裏,亦標示南海屬於中國。如今美軍以中國為假想敵,進入新冷戰的亞洲軍事對抗,為圍堵中國崛起,以重返亞洲再平衡為由,插足東、南海,避免區域霸權傾斜轉移。

  美方一再暗示蔡英文應貢獻太平島、涂銷“十一段線”、放棄南海主權,如今所謂“仲裁結果”出爐,果不其然,判島為礁、“U型線”違法;然而,美國卻不見得就此稱心如意。如此欺人太甚的“仲裁結果”,視兩岸十三億兩千百萬人民于無物,引爆群情激昂、同仇敵愾。大陸早已進行一波波有理有據、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國際宣傳,鞏固輿論陣地,以正視聽;臺灣亦被逼上梁山,不能袖手旁觀,蔡英文也得與大陸口徑一致、同聲譴責,並以上艦登島等具體行動表達嚴正抗議。

  南海是一個半封閉的邊緣海,總面積大約350萬平方公里,本來就都是我們的。蔡當局若只想以有效佔領守住太平島,切割與大陸的臍帶聯繫,絕口不提“U型線”的歷史權力,那我們將自失307萬平方公里專屬經濟海域的主張權力。

  大陸在南海問題上肯定寸土不讓、一段不少,臺灣亦應秉持“四不一沒有”原則,不參與、不承認、不接受、不執行、沒有南海主權問題,統一戰線。南海仲裁案也許能為目前處於僵局的兩岸關係開啟“機會之窗”,相互聲援、彼此支援,甚至以各種合作形式,共同捍衛南海“祖權”。

  

[責任編輯:于斯文]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