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的“天然獨”開始倒戈了?

2016年09月07日 08: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8月26日公佈一項民調結果:20至29歲的年輕一代,對於蔡當局的施政“無感”的比例高達81.5%,遠遠超過整體的63%。該報今日刊載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凱鈞的文章指出,這個調查結果,撼動“天然獨”的理論。這些年輕人一開始是發泄對當局政策的不滿,被民進黨涂粉抹脂後試圖“收編”為己用。他們不會真正忠誠于某個政黨。沒有太大意識形態包袱的他們,最後關注的還是自己的前途,民進黨當局若繼續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施政,百日民調,恐怕只是“天然獨”倒戈的開端。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當局執政百日,無論藍綠,民調機構開出的支援率都是嚴重下滑,部分還顯示出了“死亡交叉”。最出人意料的是臺灣《旺報》8月26日公佈的結果:20至29歲的年輕一代,對於蔡當局的施政“無感”的比例高達81.5%,遠遠超過整體的63%。這個調查結果,撼動“天然獨”的理論。

  蔡當局自上臺開始,就一直在討好“太陽花世代”。520剛上任,臺當局“行政院”就無視當局機構的不容入侵,撤回對126位“太陽花人士”的告訴。臺當局“教育部”更無視教育專業,課審會找了一群學生來審課綱。蔡當局一邊撤告,還一邊讚頌年輕世代;在討論課審委員遴選辦法的會議上,莊國榮(編者注:莊國榮係臺灣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一句“我是行政法專家”,就被批鬥得只能坐到后座。只因為他們被當作“天然獨”的代表。

  綠營挑起世代衝突

  這個新當局的一切施政,彷彿都是為了年輕人而存在,甚至不惜挑起“世代衝突”,拿軍公教的退休俸與年金開刀,説這些“老一輩”拿太多錢,傷害臺灣財政與經濟,才造成年輕人的困境。利用網軍與民間“戰神”,進行血淋淋的口誅筆伐,重傷軍公教的尊嚴也在所不惜。但民調結果,這些所謂的“天然獨”們,似乎根本沒領情過蔡當局的一切討好手段,他們毫不客氣的領受好處,嘴巴上卻是“無感”,何以致之?

  本人曾在8月10日的《旺報》上,刊登了《天然獨?民進黨一廂情願》一文,就是在批駁民進黨自以為是的幻想。年輕人在校園中可高談理論,年少輕狂。但只要出社會,沒有了“學生”身分的保障,在創業與就業的平臺上,就是面臨國際間無情的競爭與廝殺,此時才深刻體會“政府無能”的悲哀,馬當局民調低,主因在此。

  改朝換代,卻發現“説得一口好菜”的蔡政府,面對“外交”的捍衛、經濟市場的爭奪,根本沒有一套有效的政策。海牙仲裁庭的無理判決,讓臺灣失去太平島的“島嶼”地位,以及廣大的經濟海域;南向的經濟政策,只看到臺灣的龍頭企業台塑,在越南被當地政府威脅勒索,而蔡當局只輕描淡寫的説“希望臺商能遵守當地法律”這種擺明胳臂向外彎的話。

  甚至民進黨“立委”蘇治芬赴越南訪查,不只被扣護照,連一舉一動都要被越方跟蹤監視。對這種近乎“羞辱”的動作,蔡當局也不聞不問。年輕人想想自己未來,豈能不寒而慄,對你一些小恩小惠,豈能有感?

  再講白一點,就如同“野百合世代”,只造就少數政治明星,如:羅文嘉、馬永成、林佳龍等,“太陽花世代”,不也是黃國昌、林昶佐?其他人呢?絕大多數參與的學生,激情過後,仍然要面對殘酷的現實。所以,當局最大的責任,就是給予全體民眾一個穩定運作,並讓有能者很快從中脫穎而出的就業環境。

  蔡當局卻本末倒置,只在意識形態上下功夫,搞所謂的“轉型正義”。這些卻是民調中大家最不關心的議題,關注度僅有4.7%,遠遠少於“經濟發展”的48.6%。就如同野百合世代(約40-50歲)成為本次民調中,對蔡當局不滿高於滿意的群體一樣。再讓年輕世代對當局拼經濟無感,從太陽花積累起的“革命感情”只會飛速消失殆盡。

  對政黨欠缺忠誠度

  “天然獨”,從一開始就只是年輕人對當局政策不滿的發泄,被民進黨涂粉抹脂後試圖“收編”為己用。但他們樂意民進黨給予舞臺,卻不會真正忠誠于某個政黨。沒有太大意識形態包袱的他們,最後關注的還是自己的前途,只要哪有利,他們倒戈的比誰都快。

  民進黨當局若繼續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施政,百日民調,恐怕只是“天然獨”倒戈的開端。(楊凱鈞,作者係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