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大學生:兩岸手足情深 應同心同理

2016年08月17日 14: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臺灣大學學生蕭昱遠的評論文章説,兩岸來往日深、交流密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只要用心付出,一定會被感受得到。無論彼此之間的觀唸有多少落差,想法有多少不同,只要能夠認同“兩岸是一家人”的手足情深,總是能夠想辦法找到彼此對話的共識基礎。海峽兩岸,都應該同心同理。

  評論摘編如下:

  前陣子大陸旅客來臺觀光,在回程途中不幸遇到火燒車事件,我認識的許多大陸同學們都義憤填膺,認為現在蔡英文執政下的臺灣當局處事不當,對死者家屬幾近不聞不問,缺乏溫暖與感情。

  我聽到有位陸生説,很多他自己的鄉親朋友們要來臺灣,一方面是因為從小對臺灣懷有濃濃的感情,接著加上這幾年兩岸勢頭好,氣氛佳,覺得來臺灣走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雖然國外更進步、更高級的地方多的是,而他們透過電視介紹和網路查詢,也早已知道而今的臺灣在硬體設施上也已像大陸二三線城市般,但為何仍然有這麼多的陸客想來臺灣走這麼一遭?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想親歷臺灣的人情味,真實來這裡親身走上一回。

  然而,近年來臺灣社會被有心塑造的“天然獨”思維和論調,經由特定政黨與媒體刻意渲染醜化、散播對大陸的仇視,讓許多大陸民眾對臺灣開始有了望之卻步的遲疑和猶豫。即使原本印象中再美好、浪漫的臺灣諸多想像,遲早會在這樣的惡意不斷蔓延加深中,終究被澆熄淹滅。

  我和陸生同學聚會的時候,面對著這樣的質疑和怨言,經常沒有什麼話可以反駁。事實上,我也不是想要反駁,反而是身為臺灣人,存有一份對大陸朋友的歉意。

  大陸民眾對臺灣人的同胞之愛、兄弟之情,那是全然迥異於臺灣的“仇視”,對方滿腔熱情、而我方卻有人刻意攻擊,久而久之,再怎麼真誠的善意也會冷卻,沒有人有義務始終熱臉貼冷屁股。到最後,雙方老死不相往來,臺灣人要等到那個時候,才知道失去夥伴的後悔滋味嗎?

  我自己去過大陸多次,有訪友、有學術研討、亦有純粹出遊。各個不同的城市省分,我憑藉著臺灣人的身分,受到了許多便利對待和友善眼光。雖然有時候也會因為政治問題而被追問到底,然而,無論彼此之間的觀唸有多少落差,想法有多少不同,只要能夠認同“兩岸是一家人”的手足情深,總是能夠想辦法找到彼此對話的共識基礎。

  兩岸來往日深、交流密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只要用心付出,一定會被感受得到。

  特別是青年之間的互動,更需要真誠的對話和善意累積,在這個網路流通無比迅速的時代,號稱“有史以來最會溝通的政府”,不能恣意選擇要或不要溝通,而應該一視同仁、開誠佈公地尋找對話的契機與可能。

  海峽兩岸,都應該同心同理。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