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喊空話不足以改善兩岸關係

2016年10月11日 07: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10月11日發表評論説,蔡英文在雙十日慶典針對兩岸關係發表演説,不僅提及就職演説中“新當局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並且強調“每一句話都未曾改變”。意味著儘管兩岸關係雖然有所僵持,但民進黨當局之“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依然沒有改變,未向基本教義派靠攏。

  不僅如此,蔡英文也在演説中亦提及日前接受外媒專訪時“新四不”的內容:“我們的承諾不會改變,我們的善意不會改變,我們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更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此外,蔡英文也呼籲“中國大陸當局,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兩岸之間應該要儘快坐下來談,只要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什麼都可以談。”這樣的喊話真有助於改善兩岸關係嗎?

  針對蔡英文雙十演説中有關兩岸關係的談話,大陸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也于10日回應強調:推動兩岸關係的基石在“九二共識”。安峰山並指出,“九二共識”及其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符合兩岸關係的法理和現實,是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是否接受“九二共識”,是檢驗臺灣當局領導人所謂“善意”的試金石。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可以平等協商、良性互動,兩岸同胞就能贏得兩岸關係發展的光明前景。否認“九二共識”,煽動兩岸對抗,切割兩岸經濟社會和文化聯繫,是一條走不通的邪路。

  另外,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早于7月受訪時就指出:“堅持‘九二共識’既是大陸的原則,也是善意;大陸也多次強調對臺大政方針不變,這已是大陸釋出的最大善意”。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2個月後也表示:“只有堅持‘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及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才能確實擱置爭議、求同存異、良性對話、善意互動,造福兩岸民眾。”

  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在會見泛藍縣市長參訪團時更指出:“公開、明確地承認‘九二共識’,兩岸交流才得以維繫,這當中沒有任何灰色地帶與模糊空間。”由此可見,在民進黨當局未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前,大陸方面恢復兩岸官方或半官方交流的可能性不大,關係也將持續僵持。就如同已有大陸學者指出,“如果蔡英文仍不承認‘九二共識’,那麼兩岸關係僵局會依舊。”

  果不其然,就在蔡英文發表雙十演説後,有大陸學者受訪時就表示“蔡英文的講話毫無新意,難以改善兩岸目前的狀況;中國有句話叫換湯不換藥,她連湯都不換,沒有什麼值得評論的”。換言之,民進黨當局若是不能明確針對大陸認為具善意之“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有所回應,兩岸關係僵局要化解已是不可能的任務。

  綜觀蔡英文雙十演説的內容,或比就職演説更靠近大陸的立場。只是大陸對未廢止“臺獨黨綱”的民進黨當局,原本就缺乏信任,再加上蔡英文在談説中經常講“這個國家”,如此要讓大陸在沒有“九二共識”的保證、卻可能形成“兩中”或“一中一台”情況下,恢復兩岸官方與半官方交流,豈非強人所難!因此,不承認“九二共識”,卻喊話表示“承諾”、“善意”不變,恐無助於改善兩岸關係。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