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回歸“九二歷史事實”難道是接受“九二共識”?

2016年10月10日 07: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日前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強調臺當局會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溝通協商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並稱“回歸到這個歷史事實,是回應中國大陸訴求的重大善意表示”。表面看來,她似乎表態願在“九二達成的共同認知與諒解”的基礎上,與對岸恢復對話,其實只不過舊調重彈,只是在文字打轉,並未就兩岸關係的性質提出明確定位。”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9日發表社評指出,蔡英文的談話,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幾點。首先,希望雙方可以冷靜理性處理兩岸關係;其次,願意回歸“九二歷史事實”;再者,對於兩岸關係主要內涵,她在就職演説已經闡述。

  至於處理兩岸關係,蔡英文提出她的新“四不”,包括:第一,在520所做的承諾不會改變,也就是維持現狀;第二,善意也不會改變;第三,臺灣與臺灣人不會在壓力底下屈服;第四,不想回到過去那種對抗關係,希望兩岸是和平,相互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一個關係。

  乍看之下,蔡英文似乎已經朝向“九二共識”更進一步,願意“回歸九二歷史事實”。不過,認真研究,這仍然只是文字遊戲,與她在520的就職演説對照,根本還是原地打轉,並沒有實質的進展。

  事實上,蔡英文在就職演説中已講過,“一九九二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了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並且呼籲“二十多年來雙方交流、協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與成果,兩岸都應該共同珍惜與維護,並在這個現有的事實與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與發展”。

  換言之,對於1992年兩岸兩會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她早已表達“尊重”之意,現在以“回歸”這個歷史事實來取代,如果“回歸”意味“接受”與“認同”,當然是一大進步;問題是,“回歸九二歷史事實”是否就是“接受九二共識”?如果仍然只是“尊重”、“認知”或是“諒解”,那麼説來説去,還不就是間接表達不接受“九二共識”嗎?

  更重要的是,大陸方面之所以對蔡英文始終心存疑慮,主要有二個部份。其一是,蔡英文一再表達她尊重九二“歷史事實”,但對“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始終回避,不要説承認,連提都不提,這當然會使大陸覺得她只是在兜圈子,根本沒有真心誠意。

  另一方面,蔡英文雖然多次表示她珍惜現狀,希望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但她在國際上積極靠攏美日同盟,意圖藉美日之力以“抗中”;在經濟上她全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希望降低對中國大陸經濟的依賴;在文化上,她全面展開“去中國化”的政策作為,意圖使臺灣與中國脫鉤。這種説一套做一套的作法,怎麼可能讓人相信?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專訪中,《讀賣新聞》就分析,臺日在這個時間點上加強合作,是要對抗中國大陸,“彼此需要對方的力量”;同時也指出“日本政府重視與中國大陸保持距離的蔡當局之間的關係,希望以臺日展開海洋合作為契機,對抗在東海、南海動作頻頻的中國大陸。”

  可以預見,只要蔡英文繼續這樣言行不一,兩岸關係就會每況愈下!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