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發動兩岸關係的宣傳戰

2016年10月10日 07: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為了遲遲無法突破兩岸僵局,又為了自己不會在雙十演説中承認“九二共識”,蔡英文連日來頻頻出招,對國際社會訴求被大陸打壓的形象。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0日發表評論説,看來兩岸僵局不僅還將持續,而且隨著蔡當局不斷推動“去中國化”,更會升高對抗。

  蔡英文先於9月28日民進黨30週年黨慶日,發表告黨員信,鼓吹“力抗中國的壓力”,“擺脫對中國的過度依賴”。此處連著兩次稱呼中國,用意明顯,以配合民進黨“臺灣、中國,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加上語氣強硬,大有鼓舞全黨“反中仇陸”傳統之勢。

  10月4日、7日,美國《華爾街日報》與日本《讀賣新聞》分別刋出對蔡英文的專訪,強調不會屈服於大陸的壓力,並以臺灣未能出席本屆國際民航組織ICAO會議為例,指控大陸打壓,再稱自己“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這兩次媒體專訪,是她在告黨員信嘯聚“獨”派陣營後,刻意安排來向美、日表明她只是被動因應大陸壓力,再度反映520以來“倚美日、抗中國”的路線。

  10月6日,她委請由橘轉綠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大張旗鼓召開記者會,宣稱由宋楚瑜代表蔡英文赴下個月的APEC領袖會議。宋竟然説:“如果大陸連宋楚瑜都接受不了,兩岸關係還有和平發展的願景嗎”?其實,這是蔡當局向兩岸、向國際傳達願與大陸“友好交往”的信號,但仍拒以“九二共識”為前提。此一作法和蔡接受美、日媒體專訪一樣,都是意在回避“九二共識”,並把兩岸僵局的責任推向大陸。這些都是在為繼續否定“九二共識”進行舗墊。

  受到鼓舞的“獨”派大老許世楷指出,拒絕“九二共識”的邏輯推理,答案就是“臺灣獨立”。又説,臺當局還有不能立即“臺獨”的理由,但可先從文化教育著手,民間則可推動“入聯、正名、制憲、公投”。顯然地,520以來蔡當局與“獨”派正是如此相互呼應。

  5個多月來,各方一直善意呼籲蔡當局、民進黨,根據臺灣“憲法”、“法律”,針對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做出説明,卻都不起作用。更因“去中國化”動作不止,兩岸關係也就不會只是“冷和”,而不可避免地將走向“冷戰”。

  大陸既然強調“遏制臺獨”,就不會只是透過民間交流來進行柔性遏“獨”,也可能採取政經手段來進行剛性遏獨。形勢實在讓人無法樂觀,而且是以臺灣的整體利益為代價。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