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勿以新民意為藉口 帶臺灣走歧路

2016年05月17日 09: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的就職演説將如何定音兩岸關係,不日即可揭曉。從目前的跡象看來,新臺灣地區領導人似傾向以“維持現狀”為基調,不挑戰兩岸既有關係,卻避談“九二共識”。臺灣《聯合報》17日社論指出:必須提醒的是,“維持現狀”説本身其實就是一個悖論:一旦兩岸關係急凍、倒退或惡化,新當局還會有“現狀”可以維持嗎?

  作為新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除了要面對北京乃至美國的壓力,也要面對臺灣兩千多萬人民的期待,要面對自己執政的尊嚴與責任,同時也要面對民進黨內和“獨”派的施壓。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左閃右躲,最左不能碰觸“臺獨”紅線,最右不想跟進馬當局的“九二共識”,以避免落入“一中”框架。也因此,她只能使盡話語術,在閃閃爍爍中避免觸及紅線,又找到讓各方差堪滿意、或勉可容忍的落腳點。

  然而,就算新當局的話語術再高明,一旦脫離“九二共識”的軌道,兩岸之間的“現狀”能否繼續維持,恐怕是一個很大的疑問。評論説分析説,擔心中國大陸會採取“神經戰”,今天在某個國際場合給你一個難堪,明天在經貿戰線抽一下臺灣的神經;包括兩岸既有合作計劃的喊停,這些陸陸續續、林林總總的變故若接踵而來,毋需鋪天蓋地打壓,都足以讓一向焦躁的臺灣民眾變得呼吸迫促。

  對於上述種種可能景象,蔡英文和她的團隊應該不致毫無估計;若果真從未思慮及此,那未免太過天真。但是,如果曾經有過這樣的戰略推演,卻仍然不顧一切而決心一攖其鋒,這種作法恐怕就太過輕率。畢竟,在這樣的對弈中,臺當局是拿著臺灣的安定和人民的福祉去當賭注,賭的不過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顏面。這樣的賭法,贏的話,是民進黨贏;輸的話,卻是全民皆輸,這是合理的對弈態度嗎?

  比較好的情況是,蔡英文和她的團隊確實預料到了這種可能的發展,也準備好後續的因應策略;一旦看到情況發展不妙,立即端出調整措施,以避免情勢極度惡化。比較糟的情況是,蔡英文和她的團隊預料到這樣的發展,卻沒有足夠的因應準備,也未想好將來的停損策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或執意硬拗下去,最後可能連回頭路都找不到。其結果,不論是迎面而來的難堪,或者是經濟發展上的緊縮和挫折,遭殃的必定是廣大的臺灣民眾。果真如此的話,那麼新臺灣當局團隊就不只是輕率任性,且是殘酷無情了。

  蔡英文日前再度闡釋其“維持現狀説”,稱她主張之“維持現狀”與過去8年最大的不同,在於“臺灣的新民意”。意即,過半民眾在大選中支援她當選,這讓她有絕對的正當性調整馬當局不受歡迎的政策。從選票來詮釋施政作為,這樣的説法固然沒錯,新臺灣地區領導人也絕對有權改變施政的重點。問題在,選票作為一種民意的籠統表達,和主政者在決策上的綜合思考,往往難以作等量的對應移轉。馬當局的施政或許不受民眾青睞,卻未必代表他的兩岸政策方向錯誤;蔡英文擁有“新民意支援”,若不善加珍惜,卻可能引領臺灣走向歧路甚或倒退,那才是不幸。

  我們要提醒的是:民意如流水,有新民意為憑藉,仍應步步為營,絕不可委民于壑。《經濟學人》雜誌稱蔡英文“蜜月期已結束”,不正是一記警鐘?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