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島內政黨惡鬥 為何難止息?

2016年05月17日 09: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5月17日發表評論指出,臺灣“行政院院長”張善政日前表示,民進黨過去在“立法院”嚴厲批評,讓許多政策難推動,但520之後想跟國民黨説要從大局著想,不要“冤冤相報”。對此,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表示,良性發言值得鼓勵,但是事實上很難做到;因為政黨或政治人物掌權時都盼別政黨惡鬥,一旦在野往往是另一套。

  謝長廷雖然沒有指名道姓説哪個黨很難做到,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暗指國民黨不執政後一定會“冤冤相報”。儘管國民黨在野後要不“冤冤相報”的確有難度,只是理由不是謝長廷所説的,是因為在朝與在野的差別,而恐怕是因為民進黨在朝與在野的發夾彎政策轉換,以及動不動採取“雙重標準”對待彼此,令人忍無可忍吧!

  馬英九將於520交接後卸任,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蔡易余、陳其邁等日前召開記者會指出,馬英九在2008年上任後,馬上將剛卸任的陳水扁列為出入境管理名單;當年也承諾,“六三三計劃”若跳票,會捐薪一半;這兩項承諾都是馬自己就能完成的,不要跳票。該等“立委”並進一步指出,若做不到,歷史定位就是“説謊的無賴”。

  對此《中國時報》評論説,姑且不論陳水扁卸任後被列為境管名單,恐與涉入海角7億洗錢等貪污案件有關,豈能與未涉弊案的馬英九相提並論!即使境管也按照相關法律與境管單位執行職務之必要性為之,跟馬英九個人豈有什麼關係?“立法委員”又豈會不知根據“憲法”,臺灣地區領導人是沒有任何職權將任何人列為境管名單?為何要大剌剌開記者會呢?

  如此做恐怕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國民黨在敗選後一蹶不振,進而使民進黨在取得“行政與立法”完全執政地位後,即使施政失敗,國民黨亦無力取而代之。換言之,誣指馬英九境管陳水扁,就是要強化國民黨干預司法的想像,連帶塑造“國民黨不倒、臺灣司法不會好”的印象,為了讓臺灣變好,就必須由民進黨長期執政,才能從過去的陳痾中脫困。只是事實恐非如此。

  例如,民進黨“立委”對於“六三三”政見未兌現很有意見,但是他們似乎忘記了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為了維護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政見跳票的顏面,還曾表示“選舉政見不見得要兌現”的話,怎麼不見當時他們跳出來要求兌現承諾呢?有國民黨制衡時,民進黨都敢如此放肆,一旦缺乏制衡,還不知會有多離譜的舉動!能不令人擔心嗎?又蔡英文説好的“謙卑、謙卑、再謙卑”在哪?

  不僅如此,謝長廷表示,30年前就開始倡導和解共生與臺灣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希望隨著政黨輪替常態化,和解共生的必要性能慢慢成為社會的共識。謝長廷倡導“和解共生”30年,蔡英文要求黨政同志“謙卑、謙卑、再謙卑”,為何在民進黨政治人物身上都看不到呢?不尊敬卸任元首也就罷了,還要拿似是而非理由來框住他,這是那一國的“和解”與“謙卑”呢?

  更何況張善政日前曾建議,新當局上任應拉抬島內經濟,而非只完成改回課綱和“轉型正義”,以免讓外界認為“這個當局是來報仇的”。若是民進黨真的將“和解”與“謙卑”當一回事,不是應該對外表達會反省嗎?然而實情卻是由民進黨發言人發表“貶抑轉型正義的説法,令人不敢恭維”的言論。如此怎麼好意思要求別人兌現承諾呢?

  要做到不“冤冤相報”,當然有難度,但是原因不是像謝長廷所説的是因為“在朝或在野”的關係,而在於是一方想要用“雙重標準”來消滅另一方的問題。試問即將被消滅的那一方能不有所回應嗎?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