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獲勝的民進黨正在草擬“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要求該條例“溯及既往”,重審2008年以來簽訂的兩岸協議,成為民進黨“立委”中最激進的部分聲音。搞一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是2014年“太陽花”反服貿學運提出的要求,國民黨政府對此予以了接受。但怎麼監督兩岸的協議,各方分歧很大。
民進黨內的意見也不統一,溫和一點的提出只監督今後兩岸的談判,激進一些的則主張有權修改兩岸已經談好、但尚未生效的協議,如服貿協議就屬這類情況,這等於是要求重新談判。最不知天高地厚的就是叫囂重審2008年以來兩岸已簽23項協議的“溯及派”。
少數狂妄的民進黨“立委”大概以為只要島內權力在握,就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他們好像完全不了解兩岸關係的基本形勢,也不清楚臺灣在亞太大格局中有多少本錢,他們既想與大陸博弈,又想獲得只有“過家家”時他們才能夠對強者的頤指氣使。
我們不想用兩岸經貿關係如今“誰求著誰”這樣的問題刺激那些民進黨人,也不想辯論誰是當下兩岸合作的戰略主動方。但如果民進黨一定要挑這個話題,那麼答案肯定讓他們失望。大陸經濟規模已是臺灣的20幾倍,早已不是民進黨第一次上臺之初的3倍多了。此外臺灣一年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多達上千億美元,而去年臺灣的GDP增長不到1%。想想看如果沒有這上千億順差,臺灣的經濟增長會不會是負數?
民進黨眼看就要上臺了,但很多人仍一副造反派腔調,不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差喊“廢除兩岸一切不平等條約”了。
我們相信大陸官方不會有興趣與民進黨政府重談服貿協議,如果重談,大陸的立場只會更強硬,對臺讓利更少。因為這是大陸的民意。對我們來説,服貿協議有則有,沒有拉倒。
民進黨上臺看來鼓舞了一些“臺獨”激進勢力,後者露出忘乎所以的苗頭。他們很把臺灣的“民主”當回事,以為可以把臺灣的所謂“民意”當牌來對大陸打,對臺灣“民意”要求的東西,大陸都需讓著。
問題是兩岸並非在“過家家”。看來在民進黨上臺前後大陸同它“過幾招”難以避免,民進黨需要碰幾鼻子灰,它的一些任性的黨員才會被喚醒。
大陸在兩岸經濟合作方面一點也不著急,過去我們希望用經濟合作拉近兩岸感情,對這一政策的效果如今也出現了質疑聲。不管怎麼説,兩岸合作對大陸經濟本身的重要性是有限的,民進黨上臺也會削弱大陸社會層面加強對臺合作的熱情。這一切都沒必要對臺灣瞞著。
兩岸經濟往來停滯或減少關係不大,如果民進黨把這搞成政治,往“臺獨”方向靠,那麼大陸有的是反制的工具。大陸輿論會要求政府毫不猶豫地使用它們。
相信蔡英文坐到“總統”的位置上,就會發現激進“臺獨”勢力是多麼可惡了。他們將是她把“總統”交椅坐穩當的敵人。説一千道一萬,臺灣民眾最終要的是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如果民進黨把兩岸關係搞得烏煙瘴氣,臺灣的經濟肯定好不了,社會加劇撕裂對當政者也不會有好處。蔡英文大概不想當一個“救火隊員”。
蔡英文應當很清楚她調動不了大陸,那麼就請她管好民進黨的自己人吧。(單仁平 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