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繞不開“九二共識”

2016年01月19日 08:2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地區“二合一”選舉1月16日塵埃落定,未來民進黨將全面執政。政黨輪替已不是臺灣政治的新聞,民進黨執政也不是新聞,民進黨曾經在2000年至2008年執政8年。但選後的新聞點恰恰就在這裡,因為人們對那8年執政給兩岸關係帶來的衝撞和傷害記憶猶新。因此,民進黨是否還是那時的民進黨?民進黨如何評估自己的“贏”?當選的蔡英文是否承認“九二共識”?這些都是兩岸乃至國際學者用心觀察、謹慎分析之處。選後第二天早晨,臺北即啟動“研討”模式,記者在臺北也密集採訪請教專家學者,梳理他們的分析。

  絕非對兩岸政策的投票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指出,有人認為這場選舉是對兩岸政策的投票,千萬不要這麼看,尤其民進黨這麼看很危險。如果是對政策投票,兩方面的觀念應該很清楚,一方是什麼,另一方是什麼,讓老百姓選擇。可是這次選舉過程中,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是清晰的、有持續性的;而民進黨的政策是模糊的,這從選舉操作來説是“聰明”的,我勝選在握了,何必要把一個我講不清楚的事情講清楚呢?越講越不清楚。一個是清楚,一個是策略模糊,老百姓沒法選。

  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教授提出一個指標性的觀察點:這次選舉“臺聯黨(急“獨”——記者注)”泡沫化了,顯示“臺聯黨”的反中沒有被選民接受。

  臺灣大學教授張亞中認為,20年來臺灣有一場“內戰”,即“臺灣人”還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之戰。國民黨為什麼節節敗退?是因為沒有取得身份認同的論述權,沒有取得對“愛臺灣”的解釋權,所以任何行為都會被扭曲。

  那為什麼兩岸政策清晰的國民黨選輸了?趙春山很直率:一個分裂的政黨不可能贏過一個團結的政黨。他認為,分裂的藍營輸給了團結的綠營。但敗得這麼“慘”,是因為每次選舉都會有的操作。“選舉本來就是零和遊戲,就一些議題比如周子瑜進行政治操作也不意外,但每次這樣的操作會在選後産生新的問題,這是我憂慮的。”趙春山説。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