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陸生健保案流産:政治算計幾時休

2015年12月10日 08:2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陸生健保案又流産了!三年前,相關修法提案即送到了臺灣“立法院”,九九八十一拜之後,本來有望在即將結束的這個會期三讀通過,然而,因為泛綠陣營放言要杯葛,提案未被列入近期議程,被再度擱置。

  三年了,又延宕了,陸生笑了:這個一年一度消遣陸生的“節目”,要是一下子消失了,還真有點不習慣呢。透過陸生健保這個“照妖鏡”,看看臺灣所謂“民主”“人權”“平等”的林林總總,也是很開眼界的。

  臺灣“全民健保”以繳費少,保得多著稱,被稱為“臺灣奇跡”。因為實惠、好用,許多定居國外的臺灣人,常常“打飛的”回臺看病,故有“綠卡、金卡不如健保卡”之説。本來嘛,臺灣人自己的“全民健保”,不保“非臺灣居民”也可以理解。但是人家全民健保的精神,是“長居久住在同一土地上的人,‘自助、互助’來共同分擔彼此的醫療風險,以保障全部居民的健康”。在此精神指引下,規定非臺灣居民在臺居留滿6個月,應納入健保。目前來臺的外籍學生及僑生等,都可以參加臺灣全民健保。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非臺灣居民,為什麼全民健保,“包山包海不包陸生”呢?

  這要從一字之差説起。想當年,臺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陸生在臺就學的表述是“停留”而非“居留”,要符合健保的有關規定,就必須將“停留期間”修正為“居留期間”。既然要修法,民進黨、臺聯黨高舉“反對牌”登場了。理由是,陸生不是臺灣居民,又不納稅,憑什麼享受臺灣人的福利?對此,有識之士指出:外籍學生及僑生也不是臺灣居民,也不納稅,憑什麼就可以參加健保?再説了,陸生在臺不能工作,是“三限六不”規定的,沒有收入,純粹消費,對稅收仍有貢獻。

  理由太過牽強,一駁就倒。綠營於是把立場修正為,不反對陸生加入健保,但“陸生要全部自付保費”,政府不能補助,否則有可能拖垮健保財政。於是又有人指出,當年正是民進黨以“公平、人權”為由,提案所有外籍人士包括外籍生全部納入健保,由政府負責四成保費,個人自付六成。如今要求陸生全部自付,“公平、人權”何在?至於拖垮健保財政一説,有數據可證是無稽之談。根據臺灣衛生部門的統計,外籍生年繳納保費近8988元(新台幣,下同),實際健保花費僅6166元。陸生和外籍生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醫療花費大抵差不多,參保後臺灣是賺是虧一目了然。再者説,陸生一共區區數千人,要拖垮一個千萬人的財政體系,可能嗎?

  算經濟賬又被人打臉,綠營只好用拖字訣。這一回,他們杯葛的理由是,臺灣還有許多更著急的事需要“立法院”處理,言下之意,這事不急。説不出口的理由是,他們算的是政治賬,運演算法則是逢中必反、逢陸必反、逢藍必反,為反對而反對,什麼人權、平等、生命、健康通通都要讓路,正逢選舉季,政治算計更是要緊。有關陸生健保的法案此番擱置,按臺灣“立法院”的議事規則,下個會期又要從頭來過,這齣戲,我們還得接著看下去,且看還有什麼花樣可玩吧。(楠婭)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