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陸生赴臺有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2011年01月07日 10:58:00  來源:
字號:    

  根據臺當局“行政院”于上月底核定的“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今年9月起,將有大陸學生來臺就學。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7日發表點評文章指出,這項政策從1992年起就有構思,直到現在才實現,歷經19年,是國民黨于2008年重新執政後,務實面對兩岸交流的舉措,畢竟此事已不能再拖,民進黨的反對根本違背國際潮流。

  文章説,按照上述辦法,來臺的陸生不得超過全臺大學招生總數的2%,也就是限制在2千名左右。比起2008年在日本就學的大陸學生為71200多人,在韓國就學的大陸學生為44700多人,臺灣對大陸的招生數相當有限。

  在有限招生名額下,臺灣還實施“六不”:不涉及加分優待、不影響臺灣自己的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會有在臺就業的問題;不得報考公職考試。可見限制頗為嚴格,民進黨卻還百般抵制陸生來臺,甚至採取激烈手段,令人十分不解。

  文章指出,實際上,教育交流是國際潮流,而且日益熱絡。今年起,美國將促成4年內10萬學生到中國大陸留學;相對地,未來4年大陸將派出一萬名學生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同時,大陸將於未來十年提供一萬名獎學金來推動大陸和東南亞十國的教育交流。

  相較之下,臺灣的作法十分保守,應是在民進黨大肆反對下的不得不然,所幸國民黨沒有同意民進黨把限制兩岸教育交流的“三限六不”納入法律,為未來留下了彈性空間,否則臺灣將在蓬勃發展的國際教育交流中更為落後,也不符當前兩岸民間交流與經貿合作的現實。

  文章最後説,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奈伊于上個月訪台時指出,國民黨當局開放陸生來臺,是“好的投資”。實際上,這種交流有助於提升臺灣在大陸社會的形象,有助於兩岸人民的和諧相處。世界各國對外來學生紛紛敞開大門,也都是基於自己利益與對外的友好關係,而在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過程中,注入陸生來臺的新元素,無疑是正確作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