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防災專業也不讓“陸生”讀?

2010年11月04日 08:42:00  來源:
字號:    

  大陸學生明年新學年就可到臺灣成為“陸生”,但“陸生”將面臨重重限制,近日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開會列出限制“陸生”就讀的科系,連事關防災救災的專業也在其中。學子大多單純理想,卻將遭遇政治的防範和冷臉,看來只能提前成熟,練就超常的承受能力。

  荒唐!救災影響安全?

  根據臺灣當局的規定,大陸學生赴臺求學不得就讀有關“國家安全”的科系,因此,民進黨籍“立委”柯建銘提議將防災救災專業列入“國安”範圍,禁止大陸學生學習。柯建銘表示,防救災相關科系分佈廣泛,各公私立大學都有設立,比如土木、防災、氣象、水利、大地工程、都市計劃、電子電機等科系,這些課程與災害防救體系的運作關係密切,都有必要限制陸生就讀。

  臺教育主管部門向媒體表示,他們與“國安局”前後邀集相關部門開了兩次會,深入討論防災救災是否納入陸生禁止就讀清單,現在已大致同意列入,但程式上還是要等陸生赴臺管理辦法公佈後,才會公佈清單。

  兩岸在災難面前早就彼此施援,救災專業人士更是多次交流,力求高效率地紓困解難,事涉人道的救災專業會影響“安全”,這是道理還是笑話?

  且看!陸生還能學什麼?

  雖然清單未出,但臺灣媒體報道,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官員説,“國安局”認定“國家”安全定義包含國防、軍事、情報、國土安全、敏感科技、關鍵技術等。因此農業科技、製造業關鍵技術、航太衛星科技、水文探測、國土資訊等,都應考慮列入影響“國家安全”的專業。也就是説,農業、製造業、水利等最基礎的技術都要上清單,果真如此的話,大陸學生到臺灣還能學什麼?連喝杯咖啡也涉及種植新技術吧?

  馬英九10月30日出席某大學校慶活動時表示,臺灣若要提高競爭力,必須加速培育島內人才,並吸收海外優秀人才。他還提到明年就會有大陸學生到臺就學,他説,這有助於兩岸學生及早建立合作和競爭關係。臺灣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吸引外來學生就讀。

  話説的沒錯,但如果用一張禁學清單像防賊一樣防大陸學生,這樣的氛圍不夠好吧?

  限制!是合理還是惡意?

  臺灣當局今年通過修改有關規定放行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但這種放行是有限制的,比如大陸學生不得申請臺灣公立大學本科,不得參加臺灣的公職人員考試以及證照考試,不得就讀涉及“國安”的相關科系,不得打工,也不能在校內外從事專職或兼職工作。對此,島內輿論提出過憂慮,如果限制太多,大陸優秀學生不會到臺灣來。

  並不是所有的限制都是惡意,兩岸之間行穩致遠的道理大家都懂,60多年來大陸學子首次赴臺就讀,用一些合理的限制避免誤會摩擦、從而積累共識與經驗,以求大陸學生赴臺就讀長遠健康地走下去,這應該不是壞事。但如果限制過於苛刻,甚至不合常理人情,那就不免令人質疑:這樣的限制是不是惡意?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