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學運分子名利雙收 朝野兩黨被耍弄

2014年09月10日 10: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臺灣屏東大學副教授鄭博文的評論説,今年3月太陽花學運把臺灣政治攪得一潭渾水,最後由臺當局承諾召開“經貿國是會議”、訂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事項收場。臺當局於是煞費苦心的籌辦“經貿國是會議”,先在北中南東進行4場分區“國是經貿會議”,來擴大參與多方聽取建言,並建立共識,但民進黨與太陽花學運分子從籌備會議到正式大會,就是不願出席該會議,因此臺當局這一場經濟大戲雷聲大雨點小,只有一項突兀結論“制定兩岸風險紅皮書”。為了抵制執政黨的“經貿國是會議”,民進黨也積極規劃“公民經濟會議”來別苗頭。

  評論指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本次“公民經濟會議”表現非常賣力,對馬當局提出十問,但這十問也引發一些評論,較持平的論述為臺灣《中國時報》的社論《十問vs.一問》,但個人覺得蔡主席的十問提得不恰當,讓自己又失分。十問中的第一問到第四問其實是可整合成一問“為何臺灣經濟一直悶”,而工作難找、薪資水準倒退、22K薪水是悶經濟現象;第五問到第七問的問題是可整合成“為何臺灣貧富差距日趨嚴重形成兩個世界”,房價高、物價漲、所得差距拉大都是兩個世界的現象;第八問到第十問可整合成“臺灣未來經濟戰略何去何從”,南韓超越臺灣,四小龍地位消退都屬臺灣經濟戰略地位變化現象。

  評論認為,假如蔡主席能將這三項整合的議題提出自己的具體主張,一來可避免再次被稱為“空心菜”,同時也可讓民眾明白蔡主席與民進黨是有做好執政準備。但很遺憾,“公民經濟會議”召開期間,除了十問有上媒體外,會議結論全不見報道。朝野兩黨的會議都是因太陽花學運事件而舉辦,執政黨的會議,學運分子抵制不參與,或許可以理解,但奇怪的是,民進黨召開公民經濟會議期間,學運首要分子卻到美國參加長樂會等的活動,置在野黨的經濟會議于不顧,半途出走只凸顯這批年輕人的不負責任,也愧對在學運期間千方百計呵護他們後勤補給與安危的民進黨。

  評論指出,到美國或許可體會美式文化,但臺灣未來經濟發展似乎不是學運分子關切的議題,民進黨也費了不少心力、時間、經費搭起一個會議平臺,太陽花學運分子的不參與,讓公民經濟會議的光環失去焦點,蔡英文的十問後繼無力,媒體沒有多加報道是想當然爾,其會議成果當然是一場空。

  評論直言:太陽花學運是朝野、民眾都受害的社會運動,也是讓臺灣FTA戰略無法再進一步走出去的元兇,唯有太陽花學運首要分子是“名利雙收”,美國有人邀約,就置臺灣經濟議題于不顧,對此現象個人只有一個感受,朝野兩大黨都被太陽花學運分子耍弄了,也提醒蔡主席與民進黨要“慎選”有責任心的接棒人,不要所托非人,斷了民進黨香火。(鄭博文 作者係臺灣屏東大學副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