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王昆義:陳菊政治生涯比人命重?

2014年09月03日 09: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的評論,針對陳菊日前説出的“這一爆,難道是我政治生涯的結束”言論發表看法。評論指出,陳菊流淚致詞不是説“這一爆,失去多少人的寶貴生命”,卻是為自己的“政治生涯”可能結束而流淚,如果每個政治人物所感慨的都是自己的政治生涯,臺灣的政治如何能上軌道?

  全文摘編如下:

  在高雄氣爆滿月之際,108名音樂人與電臺DJ共同發起創作《阮的故鄉.高雄》歌曲,鼓舞高雄人在氣爆中勇敢站起來。高雄市長陳菊8月29日出席發表會,她流淚致詞説:“這一爆,難道是我政治生涯的結束?”

  陳菊流淚致詞不是説“這一爆,失去多少人的寶貴生命”,卻是為自己的“政治生涯”可能結束而流淚,如果每個政治人物所感慨的都是自己的政治生涯,臺灣的政治如何能上軌道?

  高雄這一爆已經滿月了,江宜樺也同意全力支援復建,陳菊應該更有信心的重建“這一爆”。但是在大家鼓勵高雄災民站起來的發表會中,陳菊竟然是擔心她的政治生涯就此結束,對照于多位消防人員在救災中失去生命,陳菊如果因此失去政治生涯,又算得了什麼?

  試想,2009年發生在高雄的“八八水災”,當時的“閣揆”劉兆玄還因此下臺,這是發生在當時的高雄縣山區,所以高雄的高屏溪容易淹水,這是合併之後的高雄市長應該清楚的。

  而且臺灣最重要的石化園區集中在林園區,這也是高雄市長應該清楚的,其他的仁武區、大寮區,甚至楠梓區、小港區等,都是有重要的石化、鋼鐵廠存在,這是每個高雄人都知道的。

  但陳菊卻説,被這一爆重重一擊,也才知道重工業石化城市除發展經濟會帶來污染環境壓力,還有她不知道的地下管線隨時會爆炸。從這裡可以知道,綠營自謝長廷在高雄市執政以後,只會努力在地表上賣咖啡,根本沒有思考高雄市地表下還埋藏有許多可能會爆炸的管線,如果不是這一爆,那些頗具危險性的管線,將永遠像一個“潘多拉盒子”。

  高雄人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環境下,但是,高雄市政府只會把高屏溪沿岸最肥沃的一般農地和臺糖土地,廉價收購,開闢為石化和廢五金園區,把那些一輩子只會種稻田、種玉荷包的老農民,一個個趕到都市裏提前去過“退休”生活。

  陳菊身為高雄這個過度開發的都市市長,怎麼會説出“這一爆,難道是我政治生涯結束?”實在讓人心寒。(王昆義 作者為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