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港媒:是何造就臺灣民主的失敗方程式

2014年08月18日 10: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17日發表評論説,臺灣政壇藍綠惡鬥向來為人詬病,今年以來,國民黨和民進黨明爭暗鬥的荒謬程度,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尤其民進黨在剛結束的今年第一個會期共霸佔主席臺40多次、癱瘓議會,可謂創了“立法院”流會次數之多的紀錄,而在“立法院”佔多數席位的國民黨眼睜睜地看著民進黨“立委”一次又一次胡鬧,竟束手無策,因此,“立法院”上月即使加開兩次臨時會議,兩岸服貿協議、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等重要經濟法案依然躺在“立法院”動彈不得。對島內的政治亂象,臺灣《聯合報》一針見血地指出“藍綠兩黨截然不同的政治文化,一個庸懦畏怯、一個刻薄冷酷,一個不斷退卻、一個無限攻擊,兩者的互動,把臺灣政治帶向無法説理、無法進步,甚至無法動彈的地步。”

  評論直言,民進黨是“名副其實”的“反對黨”,尤其在兩岸政策方面,該黨冥頑不靈,死抱“臺獨”黨綱,依舊“逢中必反”,只要是國民黨提出的關於兩岸事務的議案,必窮極一切手段,反對到底。今年底適逢被稱為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哨戰的臺灣地方選舉,民進黨為了鞏固基本盤,“反中”和“反馬”的立場更為強硬。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更對國民黨下了戰書,聲稱“民進黨是立院少數,所以必須要用比較有力的方法,阻擋法案強行通過”。而所謂“有力的方法”則是霸佔主席臺,採取暴力方式,破壞議會的正常運作。這便是“立院”議事本會期被杯葛的次數更甚以往的原因。民進黨不少政客本來是“街頭運動”出身,作風強悍,有蔡英文“欽準”,更加肆無忌憚、任意妄為。民進黨不停地説“服貿有問題”、“自由經濟示範區有問題”,那更應該在議會中提出來,或修改、或刪減,而非簡單粗暴地阻撓議事。由此可見,民進黨完全是為了一黨之意識形態,為了選舉利益,不分青紅皂白地杯葛議案,置臺灣經濟發展和民眾福祉于不顧。這樣自私的政黨倘若真的重登執政舞臺,能否帶領臺灣走向光明大道,令人生疑。

  評論認為,民進黨在“立院”咄咄逼人、得寸進尺,與猶如一盤散沙的國民黨“立院黨團”不無關係。許多人不明白,作為“立院”第一大黨的國民黨,何以會讓民進黨予取予求?究其原因,在於國民黨失了向心力,黨籍“立委”各行其事、不聽號令。最近“立院”表決馬英九提名的監委人事案,國民黨“立委”大跑票,只是冰山一角。

  評論最後説,“藍委”無心戀戰,“綠委”得勢不饒人,馬當局要推動的法案如何過得了關?難怪《聯合報》慨嘆“刻薄冷酷的綠營,對上畏怯庸懦的藍軍,正好構成臺灣民主的失敗方程式。如果雙方皆寸步不移,‘臺灣自甘退步’的詛咒必然無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