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馬王政爭”糾結難解

2014年04月22日 07:4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民進黨黨主席選舉登記,蘇貞昌、謝長廷相繼退出,蔡英文將沒有懸念地掌舵民進黨,至少在表面上,民進黨內要求世代更替的訴求得到了回應。於是,島內目光轉向了國民黨,關注“百年老店”如何除舊弊。團結、中生代更替、擢養新血等一直被視為國民黨不得不面對的難題,4月20日,作為黨主席的馬英九宣示要進行黨內改革,並表示會在近期提出改革規劃。至於外界關注的馬王關係,馬英九表示,會跟王金平一起推動政務。

  馬王關係又成焦點,反服貿學運或許難脫干系。臺“立法院長”王金平在學生即將退場時,突然宣佈同意學生“先立法,再審查”的訴求,表示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將不會排審服貿,這讓國民黨猝不及防,也突破了馬英九劃定的談判底線。第二天,國民黨即宣佈決定對王金平“確認黨籍”案提起上訴。雖然馬英九強調,上訴是為了“黨的運作不得不然”,也一再強調會與王金平合作團結,但是,島內輿論都在觀察“馬王政爭”何去何從。

  權力“跛腳”?

  “馬王心結”由來已久。2005年馬王對決黨主席埋下了種子,“九月政爭”兩人的曖昧對抗似乎開始走向明刀明槍,學運則儼然成為“馬王政爭”的延時賽。

  “馬王心結”表面上看是私人恩怨,事實上卻牽動頗多。國民黨執政後,馬英九大力主導的包括電雙漲、證所稅等政策,在“立法院”都遲遲不能通過,王金平不肯動用“警察權”,民進黨杯葛議事的功力得以盡情發揮,這不僅使行政團隊政策推行處處受到掣肘,更讓馬英九的民意支援度走到歷史新低。由此,馬英九已經“跛腳”之説見諸報端。學運中,馬當局對“立法院”的失控同樣顯現無遺。王金平堅持不肯動用警察權,最後一紙“先立法、後協商”的聲明,更是讓藍營驚心不已。

  國民黨在學運退場當天對王金平提起上訴,不能不説沒有政治考量。未來,馬英九要兌現大刀闊斧的改革紅利,就要增強執行力。要拼政務、拆解執政危機,也需要“立院”不再“跑票”。

  此番對王金平提起上訴,“馬王政爭”又起,防止“跛腳”或許是馬英九不得不為之的選項。《中國時報》分析報道指出 ,從法律層面來看,倘若國民黨放棄上訴,王金平黨籍確保,而個案也變成通案,以往遭黨紀開鍘而撤銷或開除黨籍的人,都可透過此一路徑平反;當黨中央失去黨紀大鞭,未來對“立院”黨團、“七合一”提名都會失去主控權。

  對於王金平來説,國民黨的上訴也是一道不好邁的“坎”。儘管國民黨上訴需要時間,開審後結果也未必如國民黨所願,但是漫長的過程也會讓王金平不勝其擾。而且更有後著。馬英九握有下一屆“立委”選舉提名權,不論官司結果如何,王都可能不會被提名,也就不能再擔任“立法院長”,如此王就面臨著退出政治舞臺的境況。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