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馬王鬥”解套方案尋而不得

2013年11月21日 08:4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關説風波”爆發後,馬王數度在公開場合握手,營造團結氛圍,但私下裏依然不能和解。(圖片來源:中評網)

  馬王纏鬥不休,國民黨上下已是不堪其擾。眼下,黨內正尋求內部解套方案,爭取趕在王金平“黨籍案”正式呈堂法院之前有個了結。不過,馬王陣營各有堅持,加上事情僵了這麼久,利益考量混著意氣相爭,要平穩化解雙方的矛盾難上加難。

  全黨要“團結”

  被國民黨考紀會撤銷黨籍後,王金平多次拒絕黨內大佬調停,也放棄黨內申訴渠道,徑直向臺北地方法院申請“假處分”,暫時保留住了“立法院長”的寶座和國民黨黨籍。“馬王纏鬥”從此陷入僵局。結果,社會上負面輿論紛紛,黨內各派勢力蠢蠢欲動,“七合一”選舉提名就在眼前,國民黨再也禁不起折騰,“團結”成為國民黨內最大的聲音。

  12月4日王金平“黨籍案”就要在臺北地方法院登場,黨內人士紛紛出招,加緊建議各種“內部解決”辦法,爭取開庭前讓馬王矛盾解套,為國民黨畫上“止損點”。

  臺灣《聯合晚報》報道,國民黨最高權力機關是“全代會”,現在“全代會”沒有召開,中常會代行職權,於是國民黨考紀會建議通過中常會決議解套,由中常會做出決議,交給考紀會重新處分;也有黨內高層建議,如果其他方式都走不通,不如就在開庭時直接在法庭上“和解”,法院可以作為公證單位,確保雙方“互信”。然而,國民黨中央沒有明確置評,僅表示各種評估和建議都在考慮之列。

  馬英九表面退讓

  馬英九不是不想把王金平案“拉回黨內”,從王金平一紙訴狀告上法庭開始,馬陣營就開始尋求“內部事情內部了”。比如,希望王金平向廉能會申訴,一再放寬申請期限,並不斷托請黨內大佬前來遊説,但是馬的底線很清楚,“內部了”不等於“推倒重來”。目前各項建議“都在考慮之列”,表明馬英九陣營內部還沒推演好沙盤。

  前兩天,馬英九開出3個為黨內動蕩道歉的具體條件:王金平為關説一事道歉,增訂妨礙司法公正法,以及“立法院”改革。另外,有媒體援引國民黨內消息人士稱,馬英九已經在內部會議上指示,成立專門小組處理王金平“黨籍案”,希望在現有規定框架內尋求解套。

  與起初強力“鍘王”相比,馬陣營看似姿態放低,但實際上依然要佔據道德制高點。馬英九道歉有前提——王金平還是要為干涉司法和“立法院”亂象負上責任。這些要求突破王金平底線,王當然不買賬。更重要的是,國民黨內還是馬英九最大,王金平如果同意回到內部解決問題,等於把刀遞到對方手裏,王金平是老江湖,這一層焉能看不破?

  很快,王的幕僚就回敬了馬陣營兩顆軟釘子:“(訴訟)進度到哪,就配合到哪”和“(立法院改革)不需要他們説,我們已經在做了。”王金平非要對簿公堂,馬王陣營各自訴求相去甚遠,內部解決幾乎破局。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