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大陸學者駁辜寬敏:究竟誰在害臺灣?

2014年04月09日 14: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辜寬敏日前聲稱,兩岸服貿自由化,能夠去大陸的都是大中企業,8.5成的微型企業面臨大陸企業的大軍壓境。臺灣《旺報》今日刊載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駁斥辜寬敏關於服貿協議的言論。文章指出,辜寬敏對兩岸服務業根本不了解,意圖分裂國民黨。“臺獨”人士沒有清醒看到兩岸和平發展的大勢,不為臺灣民眾謀利益。歷史會證明,究竟誰在真正為臺灣謀福利,誰在害臺灣。

  全文摘編如下:

  辜寬敏先生8日在多家媒體打出廣告,反對《兩岸服貿協議》,批評國民黨和馬英九。他首先聲稱,兩岸服貿自由化,能夠去大陸的都是大中企業,8.5成的微型企業面臨大陸企業的大軍壓境。筆者看來,這是典型的外行講內行話,也是老調重彈的謬論,對兩岸服務業根本不了解。

  不了解服貿協議

  《兩岸服貿協議》是對行業開放,並非對某些企業開放。臺灣很多中小企業都想去大陸發展。比如美容美發行業,大陸“髮廊”有一説,就是從臺灣、香港引進。許多臺灣中小企業都在大陸蓬勃發展,佔據了大陸很大市場。辜寬敏這種説法是不顧事實的,也是不公平的看法。現在臺灣的大企業也是由中小企業發展而來,而大陸對於臺灣中小企業來説機會也是最多的。

  筆者請問,辜寬敏先生有錢在如此多媒體打廣告、做政治宣傳,為什麼不捐助公益,不捐給困難的微型企業?再請問,為什麼學生反對服貿的社會運動中,很少有企業站出來公開與他們同一反對立場?事實上,臺灣的企業和行業大多數都是支援《服貿協議》的,辜寬敏先生應該有所了解。

  辜寬敏先生又説:沒有服貿,臺灣人還是會活得好好的,有了服貿,讓更多人陷入困境。筆者請問,臺灣對於其他地區還要不要開放?對美國要不要開放?為什麼只對大陸開放有這樣的問題?顯然還是政治考慮的結果。如果不開放,如果反對兩岸經濟合作,臺灣經濟的出路究竟在哪?因為害怕開放,臺灣只會一代代損失更大利益,最後因小失大,臺灣越來越自我封閉。

  其次,辜寬敏先生又批評國民黨粗暴闖關,使臺灣陷入民主憲政危機,馬英九的支援率只剩9%,卻立法、行政權力一把抓,這是一意孤行。事實上,國民黨在處理兩岸服貿的程式上是有不當之舉,但也是民進黨壓制、藍綠惡鬥的結果。從法制化的角度來説,過去ECFA審議已有成功經驗,《服貿協議》也應該遵循類似的原則。

  意圖分裂國民黨

  去年6月25日藍綠達成《服貿協議》逐條審查的結論,本身就是立法機構擴權的結果,也是導致今天一系列問題發生的根源所在。拿美國為例,美國的貿易法案需要交到國會審議,結果是通過或者不通過,並沒有逐條審查。因此國民黨採取闖關的不當措施,是由於民進黨阻撓導致,最後自身陷入被動。根源還是立法機構沒有遵循立法和行政權力的合理分割,導致出現這樣的亂局。

  最後,辜寬敏還呼籲國民黨內的“有志之士”,站出來另組“臺灣國民黨”。這不過是辜寬敏的政治陽謀和一些臺獨勢力的政治臆想,希望分裂國民黨,民進黨得以上臺,這是非常簡單的邏輯。辜寬敏還希望習近平主席改變對臺政策,以“兄弟之邦”和平交往。既然要和平交往,為什麼又反對《服貿協議》,這兩者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這種表述非常虛假,大陸也看得非常清楚。

  總的來説,辜寬敏等老一輩支援“臺灣獨立”的人士,依然沒有清醒看到兩岸和平發展的大勢,一有“風吹草動”就出來發聲,而這絕不是為臺灣民眾謀利益。歷史會證明,究竟誰在真正為臺灣謀福利,誰在害臺灣。(王建民,作者係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