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不獨”是否能幫民進黨“解獨”?

2013年07月26日 10: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第二次“華山會議”上,蘇起四兩撥千斤,丟給民進黨一句“民進黨應尋求‘不獨’共識”,另民進黨措手不及。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的評論文章指出,近年民進黨人的兩岸觀停滯不前,這是民進黨人沒有進步,只能一直停滯不動,還是民進黨人根本不認為兩岸關係有在變動呢?重要的是蘇起拋出的那句“不獨”是否能幫民進黨“解獨”,這才是推動民進黨進步的重要“解獨”秘方。

  評論摘編如下:

  2010年11月王昆義在《中評月刊》寫了一篇“民進黨對‘不獨’的改造之路”,那篇文章指出,只要把“不獨”拿出來運用,那麼民共交流應該就不是難事。 

  如今事情雖然已經過了兩年多,民進黨人並沒有去思考這個為自己和大陸最容易解套的語匯,反而還在爭辯“九二共識”的有無。結果呢?在第二次“華山會議”中,雖然請來“九二共識”的“發明人”蘇起一起對談,但蘇起卻四兩撥千金,丟給民進黨一句“民進黨應尋求‘不獨’共識”,讓準備週詳的民進黨大員,看來只能在“華山會議”的現場傻眼。 

  從民進黨執政以來,民進黨耗費了很多精力在辯駁到底有沒有“九二共識”,甚至認為不管有沒有“九二共識”,反正現在國共之間已經走到“一中框架”和“一中架構”,這些基礎都是民進黨所沒法接受的構想。 

  其實,不管“九二共識”還存不存在,國共是否已經走到“一中框架”,這總比民進黨還在追索有沒有“九二共識”似乎進步了許多,不像民進黨還在原地踏步。還要動員那麼多人到“華山會議”跟蘇起一個人辯論,當然,民進黨也沒想到蘇起會丟一句“不獨”給民進黨,也就是説民進黨連“不獨”都不敢説出來,哪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跟大陸對話呢? 

  所以,民進黨總是把兩岸關係給複雜化,讓原本可以簡單的對話法則,弄得兩岸許多事務都無法做下去。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説的:“濁足入水流,前水已不是後水”,也就是兩次把腳放進流動的河水中,那麼前一次流過的水,跟第二次的水是不一樣的。從這裡來解釋這5年來兩岸的交流,已非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兩岸關係,所以民進黨還停滯在追尋有沒有“九二共識”,這是民進黨人沒有進步,只能一直停滯不動,還是民進黨人根本不認為兩岸關係有在變動呢? 

  如果民進黨人一直認為兩岸關係是停滯不動的,那麼蘇起丟一句“不獨”給民進黨,那是蘇起在譏笑民進黨缺乏向前行動的動力,那這不是讓藍營的人找到機會去看民進黨的停滯嗎?事實上,一個團體如果一直停滯不前,這是最危險的信號。 

  所以,重要的是蘇起拋出的那句“不獨”是否能幫民進黨“解獨”,這才是推動民進黨進步的重要“解獨”秘方。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