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陽信”登陸響亮地扇了民進黨一巴掌

2013年07月22日 09: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在民進黨大張旗鼓反服貿協議的時候,民進黨“立委”薛淩家族經營的陽信商業銀行卻搭上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便車,登陸大展拳腳。香港《大公報》20日發表評論指出,薛淩“反其道而行之”,對民進黨的“反服協”行徑簡直就是莫大的諷刺,也戳穿了民進黨最近以來的連篇謊話,謊言和鬼話終究經不起檢驗,“陽信”登陸響亮地扇了民進黨一巴掌。

  評論摘編如下:

  當民進黨竭盡所能污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洪水猛獸之際,民進黨“立委”薛淩家族經營的陽信商業銀行卻搭上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便車,登陸大展拳腳,並待服貿協議生效後進一步拓寬生意版圖。薛淩“反其道而行之”,對民進黨的“反服協”行徑簡直就是莫大的諷刺,也戳穿了民進黨最近以來的連篇謊話。其實,服貿協議對兩岸業界的好處,民進黨人心知肚明,陽信商業銀行登陸就是鐵證,但民進黨自上月兩岸簽署服貿協議後便沒有停止過對該協議的攻擊和謾罵,可見完全是“逢中必反”的畸形思維在作怪。為了意識形態,為了一黨私利,竟然故意散播錯誤資訊、挑起矛盾,誤導臺灣社會,企圖讓業界錯失商機、讓臺灣經濟錯失發展良機,民進黨的做法令人心寒。

  兩岸經貿交流和往來雖然已有20多年的時間,但直到3年前兩岸簽署ECFA,雙方才建立了機制化的經濟合作關係,打破關稅壁壘,相互開放市場。其中金融業受惠不淺。一般來説,外國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從設立代表人辦事處到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至少要5年。但根據ECFA,臺灣的銀行只需要2年至3年。由於大陸有不少臺資企業,而且近年也紛紛遇到融資難題,臺資銀行登陸可為臺企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未來營業據點更可向大陸中西部及東北部延伸。可見,臺資銀行在大陸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而服貿協議又進一步放寬了臺資銀行登陸開展業務的門檻,如可設立村鎮銀行、兩岸銀行相互參股等。

  面對兩岸金融交流出現前所未有的商機,任何一家臺資銀行都不會錯過的。臺灣陽信商業銀行投資的陽信融資租賃(中國)公司上周在上海開幕。陽信商業銀行大股東薛淩及其丈夫民進黨“中評會主委”、陽信銀行榮譽董事長陳勝宏均出席了開幕儀式,並説兩岸經貿往來不應中斷,老百姓的肚子溫飽才是最重要的。這位民進黨人終於説出了真話。兩岸簽署的包括ECFA在內的18項協議對臺灣經濟的好處是無庸置疑的,上至大財團、下至夜市攤販,都是受惠對象。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發言人鄭文燦近日辯稱,不要過分解讀“陽信”登陸,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倘若事實如鄭文燦所言,那ECFA和服貿協議都是經濟議題,為什麼民進黨要拋出“中國要借經濟手段吞併臺灣”的謬論恐嚇和誤導臺灣基層民眾呢?説白了,兩岸關係越緊密,“臺獨”的空間就越狹小,死抱“臺獨”神主牌的民進黨既心虛又害怕,於是寧願犧牲臺灣民眾的錢袋、犧牲臺灣經濟發展的大好時機,也要阻撓兩岸經貿交流,也要唱衰大陸的善意。但謊言和鬼話終究經不起檢驗,“陽信”登陸響亮地扇了民進黨一巴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