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兩岸路線轉型還有希望嗎?

2013年07月26日 09: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蘇貞昌回鍋擔任民進黨魁這一年來,兩岸問題上依然奉行“逢中必反”的僵化思維,如今又把自己塑造成“臺獨”死忠支援者,將使自己與大陸的關係進一步惡化。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主流黨意始終否認兩岸議題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決定勝負的關鍵作用,一味把勝選的希望寄託在對手的失誤之上。這種僥倖心理註定民進黨離翻身的日子越來越遠了。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兩岸主張一直是島內輿論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民進黨連輸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在兩岸議題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被媒體用放大鏡去檢視。早前蘇貞昌一番“不會回頭搞‘臺獨’”的言論和高調舉辦討論兩岸議題的“華山會議”,曾令外界揣想民進黨兩岸政策將出現重大調整。但蘇貞昌近日接受臺媒專訪時明確表示民進黨不會放棄“臺獨”,暴露出其“臺獨”本質一如既往,其所謂“不會回頭搞‘臺獨’”的“潛臺詞”是“臺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無需再搞‘臺獨’”,至於要舉辦9場座談會的“華山會議”,也只是蘇貞昌為了緩解外界對民進黨轉型壓力而擺出的政治姿態。

  蘇貞昌上月訪美時也已表明,民進黨不願把臺灣納入“一中”框架。看來,只要蘇貞昌繼續呆在黨主席的位置上,民進黨兩岸路線轉型是沒有指望了。蘇貞昌回鍋擔任黨魁這一年來,在陸生、陸配權益以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問題上依然奉行“逢中必反”的僵化思維,如今又把自己塑造成“臺獨”死忠支援者,將使自己與大陸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蘇貞昌説,民進黨講的“臺獨”,就是“臺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民進黨未來在選舉時還是會這樣講、不會騙人”。口氣之大,似乎勝券在握。其實,蘇貞昌不過是抱著守株待兔的心態。去年馬英九雖然贏得連任,但只與民進黨對手蔡英文相差5個百分點,如今馬英九民望又拾降軌,蘇貞昌期待那些對國民黨不滿的選票將會流到民進黨這邊。然而,去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馬英九的民望也是徘徊不前,但到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的大是大非關鍵時刻,馬英九獲得了主流民意的肯定和支援,主要還是因為他堅持“九二共識”,致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民進黨主流黨意始終否認兩岸議題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決定勝負的關鍵作用,一味把勝選的希望寄託在對手的失誤之上。這種僥倖心理註定民進黨離翻身的日子越來越遠了。

  熟悉民進黨政治生態的人都知道,“臺獨”其實是民進黨的“票房毒藥”。民進黨于1991年提出“臺獨”黨綱後,在當年舉行的“國代”選舉中就遭到慘敗,1996年臺灣首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打“臺獨牌”的民進黨候選人依然落敗。200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因國民黨內部分裂,民進黨“漁翁得利”,首次奪得執政權;200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又因“兩顆子彈”讓陳水扁“渾水摸魚”。但民進黨8年執政反而讓臺灣民眾真切地看到“臺獨”破壞兩岸和平、干擾臺灣經濟發展的巨大危害,所以在2008年和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多數民眾棄綠投藍。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曾説,臺灣民眾最關心的政治問題,首先是安全問題,而非認同問題。言下之意即,民進黨的“臺獨”路線勢必把兩岸推向戰爭的危險境地,希望安居樂業的臺灣民眾又如何會認同民進黨的主張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