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綠營作勢欲尋兩岸政策“秘籍” 政策亂局未見底定

2013年07月08日 08:2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7月4日下午,備受各方關注的民進黨首場“華山會議”正式登場。據悉,民進黨預計要在年底前舉辦9場“華山會議”,專門針對其兩岸政策進行討論。因民進黨內派系林立,意見不一,外界也將“華山會議”戲稱為“華山論劍”。在9場研討中,第一場“論劍”很有可能為接下來的幾場會議定下基調,外界也可從中窺探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的風向標。

  蘇貞昌力唱獨角戲

  長期以來,民進黨內部在包括兩岸政策等各項議題上歷來都是各吹各號,各唱各調。黨內幾位重量級人物包括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等人就好比金庸武俠小説中的黃藥師、歐陽鋒、洪七公諸人在華山巔峰對決,爭奪武林秘籍及至尊稱號。

  蔡英文因“外訪”而缺席,剛結束香港和深圳之行的謝長廷在蘇貞昌致詞後也藉故先行離席,而其他與會者充其量也只能扮演站腳助威的角色。最終,首場“華山論劍”只剩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唱獨角戲了。

  獨角戲並不好唱。謝長廷的兩岸論述及登陸之行,在民進黨內仍不斷發酵。“華山論劍”本意是整合黨內各派意見,形成與大陸打交道的共識,但最怕畫虎不成反類犬,不但共識凝聚成空,意見分歧反而引發派系間更大的紛爭。這一方面考驗蘇貞昌的“桶箍”功力,另一方面也著實考驗整個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人心向背。

  有鋻於此,蘇貞昌首先打出團結牌做號召——面對中國大陸,臺灣沒有人是正方、反方,“因為我們同在臺灣,我們都是同一方”。他表示,對大陸政策是臺灣必須共同面對的時代課題,臺灣必須正面迎接、積極因應,“不管喜歡不喜歡,民進黨都有責任和使命,提出更符合臺灣未來利益的兩岸政策”。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