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內過度權謀 蘇蔡謝三人恐怖平衡

2012年10月29日 09: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近日表示,謝長廷所提“憲法各表”是其個人主張,同時民進黨中央表示不會進行兩岸政策辯論。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蘇謝關係劍拔弩張,兩人已無合作空間,民進黨內過度權謀的氛圍壓縮了改革與進步空間,看似蘇謝兩人的磨擦,實則又回到蘇謝加上蔡英文的三方關係,目標還是2016入場券,在個人與派系需求下,三個人肯定又要再拼一回合。  

  社評摘編如下: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日前公開表示,謝長廷所提“憲法各表”是謝個人主張,不是民進黨主張;民進黨中央又説,不會進行兩岸政策辯論。隨著謝係、蘇係劍拔弩張,兩人已無合作空間,從此一發展可見,民進黨的派系文化、個人主義至上所導致的過度權謀,嚴重地壓縮了改革與進步空間,兩岸政策調整前景是悲觀的。  

  目前民進黨內看似蘇謝兩人的磨擦,實則又回到蘇謝加上蔡英文的三方關係,目標還是2016入場券,在個人與派系需求下,三個人肯定又要再拼一回合。  

  掌握黨機器的蘇貞昌最近對謝長廷的冷處理,迭受抨擊。蘇貞昌形同打壓,有幾項因素,第一、謝長廷近日密集拜訪綠大佬、發聲受訪宣揚“憲法各表”,動作極大,顯示對2016仍有懸念。蘇如果放手讓謝主導兩岸論述的進展,不論是一定程度接納“憲法各表”,還是呼應謝係主張展開黨內兩岸路線辯論,都等於是被謝牽著走,做謝係的啦啦隊,其他派系看不下去。遑論是把“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導權交給謝。蘇日前明確表示“憲法各表”是謝個人主張,真正目的在壓制謝係引領民進黨兩岸論述的形勢,確立黨主席權威。  

  第二、民進黨本屆主席任期到2014年5月底截止,根據黨內初步規劃,有可能因應當年12月的地方“七合一”選舉,延長到12月底。這兩場仗是蘇貞昌拼2016入場券的前哨戰,“七合一”打勝,或至少平盤,蘇才有可能蟬連黨主席,進而爭取2016。反之,2014若吞敗,不僅連任黨主席無望,想要搶2016入場券的希望也連帶落空。小心謹慎的蘇貞昌在2014之前明顯不願在兩岸政策上進行大變動,成為黨內箭靶。 

  第三、蔡英文2012雖吞敗,仍是民進黨後美麗島世代最具實力的政治人物,她敗選後成立基金會、設辦公室,頻繁外出訪問、在基層行走,透過facebook等媒介宣揚理念。蘇貞昌的2016之路,蔡英文仍是頭號勁敵。蘇謝蔡隱然形成一個高度競爭的三角關係,謝提出“憲法各表”之後,蘇蔡都在觀察對方的動作。蔡保持沈默,同樣也有不願幫謝長廷點燈的意味。更重要的是,蔡的兩岸論述迄今並無鬆動,黨內看在眼底,蘇一旦挺謝,蔡將吸納反“憲法各表”的力量。蘇謝曾為了爭取2008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提名撕破臉,兩人也很難真誠合作。  

  綜合以上,蘇蔡謝現在等於是處在恐怖平衡狀態,蘇謝已無合作可能,除非蔡英文在兩岸論述上做了重大調整,謝蔡亦難有合作空間。謝長廷率先提出“憲法各表”的倡議,成為民進黨兩岸政策開放派的領頭羊,蔡英文作為追隨者的機會不大。除非民進黨公開進行一次兩岸政策大辯論,黨內氛圍有大翻轉。  

  可以説,到目前為止,民進黨內部還是迷漫著個人利益超越政黨利益,政黨利益超越臺灣利益的氛圍。就臺灣利益,當然是兩岸和平發展,終結內耗拼經濟,但藍綠還是打不開這個結。就政黨利益,民進黨第一目標當然是“執政”,無奈黨內仍有大佬主張“正名制憲”比追求“執政”更重要。 

  綠大佬公開表示“正名制憲”比追求“執政”更重要,奇怪嗎?一點也不。對部分派系、個人,能不能多選上幾席“立委”、縣市長、五市議員更重要。民進黨內始終存在深綠鐵票,是候選人眼裏的肥肉,甲不要,乙就搶走,除非有了驚天動地的大分裂,不論民進黨怎麼變,這塊不會變。  

  蘇貞昌領導的民進黨因過度權謀,眼看著就要失去大好機會。待2014年底地方選舉底定,民進黨選出新黨魁,不論蘇貞昌能否連任,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黨內爭霸戰立即上場,到那個時候,蘇謝蔡可能已經全部跳下去火拼了,豈有再理性討論兩岸論述的空間。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