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許信良或成“反蘇”聯盟代言人

2012年04月16日 08: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許信良13日在民進黨主席選舉登記截止前完成報名手續。發表參選感言罕見地提到蔡英文和謝長廷。香港《大公報》14日發表評論指出,許信良勝算甚微卻甘於陪跑,讓不少人大感意外,對於許信良的“表白”,蔡謝二人應是心領神會。倘若許信良有蔡謝兩股力量加持,不僅可扭轉“孤軍作戰”的不利局勢,也將成為“蘇係”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

  評論摘編如下:

  古語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正是具有這種無畏勇氣和浪漫情懷的政治人物。他13日在民進黨主席選舉登記截止前完成報名手續。與已登記參選的蘇貞昌一樣,許信良同樣是此次選戰備受關注的候選人。只不過蘇貞昌實力雄厚、勝券在握,參選早在人們的意料之中;而許信良則如“孤鳥”,勝算甚微,卻甘於陪跑,讓不少人大感意外。

  去年4月民進黨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許信良同樣在報名截止最後一刻才匆匆登記,原來是因為囊中羞澀,需時籌措500萬元(新台幣,下同)的報名費。如今一年後的黨魁選舉,許信良的150萬報名費也是借來的。誠然,借錢參選並不奇怪,因為如果勝選,意味著政途亨通、回報豐厚。然而,許信良一度淡出政壇多年,4年前才重回民進黨,雖然早年曾擔任過兩屆黨主席,但人走茶涼,且時過境遷,加之年事已過,東山再起不過是黃粱一夢。去年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蔡英文和蘇貞昌分別有超過4成的支援率,而許信良只有1成多。500萬的鉅額報名費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蒸發了。

  在不少人眼裏,許信良參選,根本就是一門虧本生意;但在許信良心中,參選是一種情結、一種理念、一種追求,非金錢與權力所能衡量。他曾自比苦行僧,説從小就立志當臺灣地區領導人,從政是為了傳播政治信仰。而“大膽西進”則是他在兩岸關係方面的重要信仰。1995年他出版了《新興民族》一書,提倡“大膽西進”,即積極與大陸交流和合作,1997年又提出兩岸“三通”勢在必行。10多年的今天,許信良的“預言”一一成為現實。只可惜,當年毫無遠見的民進黨死守“臺獨”神主牌,不僅不採納“良”言,還冷嘲熱諷。時至今日,其兩岸主張在民進黨內仍是“異數”。正是“革命尚未成功”,許信良遂利用一次又一次的選舉機會,發表自己的政見,苦口婆心地勸導黨內同仁痛改前非。去年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如此,今年的黨魁選舉亦如此。只是這一次許信良在選舉策略方面多下些了功夫,畢竟“不在其位,難謀其政”,掌握了政權,傳播信仰也就事半功倍了。

  許信良13日發表參選感言時未詳談兩岸政見,倒是罕見地提到了兩個人:蔡英文和謝長廷。他説,蔡英文是“上天賜給民進黨的禮物”,經過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洗煉,2016年將更完美。他又説,民進黨應成立“兩岸關係委員會”,應由謝長廷帶領。對於許信良的“表白”,蔡謝二人應是心領神會。蔡英文雖然請辭黨主席,但人氣不減,黨內擁護者眾,均期待她4年後再戰。至於謝長廷,向來與蘇貞昌不和,近年則通過“挺蔡”,既保持自己的實力,又抑止“蘇係”壯大。這次黨魁戰,外界原本預料“蔡係”與“謝係”會推出代理人,與蘇貞昌抗衡,殊料立場較為中立的高雄市長陳菊無心黨務,“反蘇”聯盟乏人出戰。許信良正是瞅準了這個空缺,向蔡謝二人“招手”。此外,許謝二人關係匪淺。當初許信良重回民進黨,正是獲謝長廷力邀。倘若許信良有蔡謝兩股力量加持,不僅可扭轉“孤軍作戰”的不利局勢,也將成為“蘇係”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