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謝長廷“示好” “電火球”如何接招?

2012年08月09日 08: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成立“小英教育基金會”,開幕茶會中不見此前聲稱“有受邀”的謝長廷現身。《海峽導報》8日發表評論指出,謝選擇回避與蔡英文的瓜田李下之嫌,實際上也是對蘇的主動“示弱”、“示好”之舉,下面就看“電火球”如何接招了。

  評論摘編如下:

  這一段,圍繞“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權位之爭,蘇貞昌和謝長廷的關係正處於敏感時期,謝選擇回避與蔡英文的瓜田李下之嫌,實際上也是對蘇的主動“示弱”、“示好”之舉,下面就看“電火球”如何接招了。

  從歷史上看,蘇謝之間的關係是分分合合。早期,蘇曾短暫依附於謝;後來,蘇謝分庭抗禮;再後來,兩人成為角逐廝殺的對手;如今,蘇略佔上風,謝不得不屈居人下。

  在蘇謝同盟中,雖然蘇貞昌佔據黨主席的有利地勢,一朝權在手,但謝長廷也並非全然劣勢。以謝的權謀手段,他進可與蘇攜手合作,延續民進黨日漸沒落的“天王時代”,退則可“夜奔敵營”與小英合作,照樣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當然,從目前的黨內權力格局來説,如果蘇謝合作,對謝長廷比較有利一些,假如能夠爭取到“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的寶座,他在政治舞臺上就能保持相當的影響力與曝光度,甚至可以迎來又一個“政治上的春天”。

  而如果選擇蔡英文作為政治盟友,雖然兩人在兩岸關係上的理念較近,但以蔡英文世代交替的政治佈局,謝長廷並沒有太大的想像空間。更關鍵的是,蔡英文畢竟不是時下的當權派,她能給謝提供的舞臺相當有限,這對於歲月催老、時不我待的謝長廷來説並不划算。

  因此,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懸念沒有最後揭開之前,謝長廷還是要努力去維繫與蘇貞昌的同盟關係,爭取在蘇蔡的兩雄之爭中,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

  反觀蘇貞昌,如何擺平謝長廷這個難題,已不僅影響到自己在黨內的人和形象,更全面關乎權力結構的穩定。萬一謝真的“投懷送抱”,恐怕蘇的黨主席和角逐“總統”之路也就看到盡頭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