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謝長廷按兵不動 “蔡謝許同盟”八字還沒一撇

2012年04月17日 08: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3日許信良完成民進黨主席參選報名,在參選感言中提出“支援蔡英文再戰2016”。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內是否能形成蔡英文、謝長廷與許信良聯合對抗蘇貞昌的基本格局,謝長廷的態度很關鍵。目前民進黨黨內選舉格局詭譎,謝長廷也在觀察黨內情勢變化,不急著表態,“蔡謝許同盟”可謂八字沒一撇。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主席改選,在許信良拋出“支援小英再戰2016”後,外界普遍解讀這是一場蔡英文、謝長廷與許信良聯軍(反蘇聯盟)對抗蘇貞昌大軍的基本格局,或是另類的“蘇蔡之爭”。是否成局,謝長廷態度很關鍵。 

  謝長廷日前與媒體餐敘時坦言,到現在為止,還沒決定黨主席之戰支援誰,還要看參選人的政見理念、對黨務改革及兩岸政策的看法。前者是實、後者是虛,換句話説,還沒決定是真的,視政策理念為支援關鍵則是表面話。 

  民進黨主席之役只有黨員投票,由16萬多黨員決定黨魁人選。蘇貞昌獲得表面上宣稱採取“開放”立場的最大派系“新潮流”與黨員數紮實的“綠色友誼連線”(“中常委”陳勝宏、“立委”薛淩夫婦)合作,形成實力強大“新蘇連”同盟。蘇貞昌穩操勝算幾乎是黨內共識。 

  在大勢底定的情況下,與蘇貞昌政治恩怨頗深的謝長廷,捨棄黨魁主戰場,説明謝長廷深知黨魁大戰難有逆轉勝的機會,逆勢而為只會加深蘇謝裂痕,甚至賠上爭權奪位的印記,再次受傷的不只自己還有民進黨本身。 

  現在外界關注的莫過於,許信良拿蔡英文當令箭、拋出“支援小英再戰2016”,會不會激起謝一絲絲戰意,以蔡謝許同盟之姿對抗新蘇連大軍。 

  如果,許信良能捲起風潮,謝長廷才可能加入戰局,下令“謝係”黨公職奧援許,如果許沒有票房,再怎麼戰都是輸,謝長廷又何必蹚混水為一場明知無力回天的戰役,再次與蘇貞昌交惡,甚至阻礙黨內團結?因此,謝長廷也在觀察黨內情勢變化,不急著表態,避免被貼上“反蘇幕後影武者”標簽。 

  熟悉民進黨政治生態人士分析,5位黨主席參選人,與謝長廷最親近的當屬“新臺灣國策庫董事長”吳榮義,其次才是老戰友許信良。不過,吳榮義背後的撐腰者是“獨派”大佬辜寬敏,辜批謝在2007民進黨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階段批謝不遺餘力,辜與謝關係不佳,要謝長廷支援吳榮義確實有點違反人性。 

  謝與許,兩位民進黨的謀略家,在許多戰略格局與兩岸政策想法相近,理念結合不成問題。問題在於,許信良沒錢、沒人、沒基層,樣樣缺。而許信良最有能耐的就是畫政治大餅,善用無本生意、買空賣空,讓追隨的人充滿希望。但謝長廷不可能不考慮利益,一頭栽進不會贏的局。 

  擺在眼前的事實,許信良幾乎無當選的可能性,謝長廷是不是要硬扛?有沒有能力扛?值不得值扛?不無疑問。就此而言,“蔡謝許同盟”可謂八字沒一撇。這也是“謝係”暗兵不動,至今持開放立場的原因。 

  其實,以謝長廷的實力,在這場黨主席改選中仍有角色可扮演。謝的最佳角色就是“公道婆”。 

  假如,謝長廷超越個人政治恩怨,在黨主席改選過程中保持不介入的中立立場,那麼他在未來2016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爭霸賽就有更多可發揮的空間。以謝長廷黨內的政治實力及大佬輩份,要扮演仲裁者或蘇蔡協調整合者應是綽綽有餘。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