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攬權”還是“釋權” 蘇貞昌七上八下

2012年08月03日 08: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上月民進黨宣佈成立“中國事務部”,據説,民進黨下月又將成立層級更高的“中國事務委員會”,相關人事組織均未有著落。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兩岸事務主管人選並不是因為缺乏相關人才,謝長廷躍躍欲試,有傳言蘇貞昌打算親自掌刀,“蘇謝之爭”的傳言沉渣泛起。到底是“攬權”,還是“釋權”,蘇貞昌的心有如“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中國事務部”的人事組織當然也就遲遲未能拍板。

  評論摘編如下:

  上月民進黨宣佈成立“中國事務部”,但卻沒有一併公佈主管人員,“中國事務部”可謂有名無實。據説,民進黨下月又將成立層級更高的“中國事務委員會”,而相關人事組織亦未有著落。可見,在籌組兩岸事務部門方面,民進黨根本就還沒有做好準備,就匆匆推出一個空殼機構,看來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民進黨兩岸事務主管人選“難産”,不免讓人懷疑該黨是否缺乏相關人才?非也。早前外界盛傳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屬意謝長廷主管黨內兩岸事務。而當時謝長廷也表示願意“不計名分”地協助新黨魁處理黨內事務,還説在成立“中國事務部”或“中國事務委員會”前,應先進行大陸政策辯論。姑且不論蘇貞昌“看中”謝長廷的消息是否屬實,但從謝長廷的講話可見,他對處理黨內兩岸事務雄心勃勃、躍躍欲試。不過,日前民進黨內有人指出,蘇貞昌打算親自掌刀,不假他人之手。一時間,“蘇謝之爭”的傳言沉渣泛起。民進黨兩岸路線轉型事宜未有起色,“天王”之間的權謀算計倒是讓人看得嘆為觀止。

  兩岸關係在島內從來都是一項重要的政策議題,民進黨正因為對兩岸議題束手無策,連敗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上月該黨終於單獨成立幾年前被併入“國際事務部”的“中國事務部”。由於兩岸事務是民進黨轉型的關鍵所在,若能由大佬級人物擔任主管或召集人,不僅可起一呼百應之效,又可顯示出民進黨對兩岸事務的重視;倘由無名小卒擔綱,則難以擺平各方意見。所以,蘇貞昌“不計前嫌”,上任後頻頻接觸與之素有心結的謝長廷,讓外界浮想聯翩。

  謝長廷的兩岸主張在民進黨內屬於開明派,立場較為接近國民黨。他早年曾提出“憲法一中”的概念,今年又呼籲黨內應切實找出與大陸交流之道,否則民進黨將永遠在野,還説“臺獨”只是當年為了反抗國民黨統治。若由謝長廷主管兩岸事務,易為中間選民接受,有助於民進黨轉型。志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蘇貞昌當然也深知謝長廷為他帶來的“好處”,不過,謝長廷也非“籠中鳥,池中物”,他大可借兩岸事務重獲聲望,進而嚴重威脅到蘇貞昌的霸主地位。至於傳聞蘇自己主導兩岸事務,也是有利有弊:如果成功轉型,當然可獨攬功勞,增加政治資本;但看如今黨內對兩岸路線意見分歧,整合豈是易事,稍不留神,就會中箭落馬。所以,到底是“攬權”,還是“釋權”,蘇貞昌的心有如“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中國事務部”的人事組織當然也就遲遲未能拍板,遑論投入運作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