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謝長廷“姦巧示弱”逼迫蘇貞昌?

2012年08月01日 10: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界還在質疑民進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的議題,主委人選再次波瀾。昨日謝長廷指出,他主張“憲法各表”,與蘇貞昌堅持“一邊一國論”的立場相悖,倘是由謝長廷來主持“大陸政策大辯論”,可能會徒添困擾,難以達成共識。

  澳門《新華澳報》今日刊載署名富權的評論文章指出,昨日謝長廷的主動“示弱”,正如當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時蘇貞昌批評謝長廷“姦巧”那樣,看在蘇貞昌的眼中,又是一個“另類姦巧”之計,在柔性進迫蘇貞昌:究竟是否用我,你就看著辦吧!

  全文摘編如下:

  “謝蘇情結”又再發酵!謝長廷昨日下午在主持廣播節目時,針對媒體有關在民進黨將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的議題上,蘇貞昌、謝長廷的合作可能破局,原本被視為主委熱門人選的謝長廷,傳出可能生變,黨主席蘇貞昌可能親自主導兩岸事務,甚至不排除兼任該會主委的報道表示,“中國事務委員會”是“箭靶”,出任其主委是承擔而不是權力,如果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決定親自擔任主委,他予以尊重。而在謝長廷的電臺節目開播之前,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則搶先發聲,指出這是編造的,從來沒有這樣特別討論過,委員會的相關人事安排還沒進行,須等“中國事務部”這個幕僚單位成立後,才會籌組“中國事務委員會”。王閔生還表示,“中國事務委員會”是由黨主席任命的任務編組,不是與主席平行的組織,委員會希望把所有專家學者、黨內重要人士共同納入,一起討論,凝聚共識。黨內重要幹部、前輩先進都是邀請對象,當然也包括謝長廷、蔡英文。

  表面上看,之所以會有此爭議,是由於“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前日發表了《蘇謝兩岸合作面臨破局》一文分析指出,民進黨準備在今年9月後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原先被媒體報道可望接掌該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謝長廷,如今始終處於被動角色,儘管與蘇貞昌有過幾次“蘇謝會”,但真正掌握主導權的蘇貞昌,儘是與他聊些言不及義的瑣碎黨務,真正攸關黨前途的兩岸“正事”,迄今不曾與正式向他開口談合作。儘管整個情勢尚未明朗,但現在已能斷言,“蘇、謝合”已瀕臨破局。而媒體當即借題發揮,一時間“蘇謝破局”繪色繪影,煞有介事。這並非是空穴來風,吳子嘉已經從黨內的種種蛛絲馬跡中看出了瞄頭。但無可否認,就連謝長廷自己也感到,有可能會被蘇貞昌“出賣”。

  其實,蘇貞昌可能不會指定謝長廷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筆者早就有所預感。這除了是早前曾經分析過的原因,如蘇貞昌擔心謝長廷籍著主持黨內“大陸政策大辯論”的機會,成了各派系的“共主”,及擔心謝長廷在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之後前往大陸訪問,會對蘇貞昌形成“搶飲頭啖湯”的效應之外,昨日謝長廷所説的他主張“憲法各表”,與蘇貞昌、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堅持“一邊一國論”的立場相悖,倘是由謝長廷來主持“大陸政策大辯論”,可能會徒添困擾,爭論不休,難以達成共識。這更是政治上的原因,是與“蘇謝情結”無關的,而是關乎民進黨的“神主牌”是否被砸爛。

  因此,昨日謝長廷的主動“示弱”,正如當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時蘇貞昌批評謝長廷“姦巧”那樣,看在蘇貞昌的眼中,又是一個“另類姦巧”之計,在柔性進迫蘇貞昌:究竟是否用我,你就看著辦吧!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