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蘇貞昌與謝長廷各自的精明算盤

2012年06月08日 09: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蘇貞昌已經開始處理兩大結構性困局:綁架困局與分配困局。兩岸關係上的綁架困局,也是蘇貞昌不能不處理的問題。蘇貞昌提“大陸事務委員會”,放出請謝長廷擔任的消息,是因為這個議題的處理需要謝長廷的派系力量支援,謝長廷心知肚明,他主張的“憲法共識”是幫蘇貞昌解脫綁架困局的關鍵,但他豈肯如此白白地為蘇貞昌抬轎?

  社評摘編如下:

  蘇貞昌就任黨主席之後,已經開始處理兩大結構性困局:綁架困局與分配困局。顯然,分配困局是蘇貞昌首先要處理的問題。我們從人事佈局上可以看出,蘇貞昌任用其他派系的人馬擔任一級主管,似乎想要避免贏者通吃的印象。我們不能不説,這是很好的第一步,但真正的考驗不在這裡,而是在未來選舉的佈局上。換句話説,蘇貞昌如果有野心,那是藏不住的,而他是否願意分享,也是無法避免的。 

  除了分配困局,兩岸關係上的綁架困局,也是蘇貞昌不能不處理的問題。這是一個敏感而棘手的問題,蘇貞昌很聰明,他想要拉謝長廷來幫他處理這個困局。根據媒體報道,蘇貞昌在贏得選舉後,就表示要恢復設置“大陸事務委員會”,以表示對兩岸政策的重視。在這個構想出現後,民進黨內甚至有人提議可以用“兩岸事務委員會”,以避免陷入名詞上的爭議。然而到現在為止,這個“大陸事務委員會”還沒有設立,“主委”人選也沒有挑定,顯然其中有蹊蹺。 

  蘇貞昌不找過去曾擔任過“陸委會”主委的民進黨人士如吳釗爕、陳明通等擔任“大陸事務委員會”主委,而寧可放出請謝長廷擔任的消息,主要是因為這個議題的處理需要謝長廷的派系力量支援,而不是吳釗爕、陳明通等的知識力量。不過,謝長廷和蘇貞昌兩個人的算盤打得並不一樣。 

  根據媒體報道,蘇貞昌希望先成立“大陸事務委員會”,再進行兩岸政策辯論,而謝長廷希望先進行兩岸政策辯論,再成立“大陸事務委員會”。何者先,何者後,這個程式問題顯然背後有其意涵。 

  如果先成立“大陸事務委員會”,那是蘇貞昌向“獨派”交心,這也是綁架困局下,蘇貞昌不得不的選擇。“大陸事務委員會”成立之後,再舉行辯論。不論那一種結果,蘇貞昌都是贏。 

  簡單地説,在蘇貞昌的算盤上,謝長廷只是一顆棋子而已。然而謝長廷豈肯被蘇貞昌當成棋子! 

  謝長廷主張先辯論,再成立組織,顯然想要在這個議題上,取得主導權。謝長廷心知肚明,他主張的“憲法共識”是幫蘇貞昌解脫綁架困局的關鍵,但他豈肯如此白白地為蘇貞昌抬轎。因此,謝長廷方面先放話,要他擔任“主委”可以,但先舉行辯論再説。這一場辯論,究竟最後的結果是綁住蘇貞昌,還是幫助蘇貞昌,謝長廷顯然想要掌握主動權,甚至於為自己取得在兩岸政策上更大的發言權。 

  蘇貞昌和謝長廷兩個人的算盤都打得很精,這恐怕才是他們兩個人合作最困難的地方。至於這場戲會怎麼演下去,我們且淡定觀看吧!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