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鞏固“一中”框架 把握機遇再創新局

2012年07月31日 08: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近日在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關於“一個中國框架核心”的表述,受到兩岸學界和政界的熱烈討論。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過去4年兩岸在各領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都是建立在“九二共識”這一重要前提和政治基石之上,“九二共識”的精神正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隨著兩岸協商議題逐步進入“深水區”,兩岸只有在“一個中國框架”問題上形成更清晰的共識,才能更有效拒絕以各種形式出現的“臺獨”主張。

  評論摘編如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近日在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下文簡稱論壇)上關於“一個中國框架核心”的表述,受到兩岸學界和政界的熱烈討論。今年是兩岸關係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年頭,兩岸若能在重要議題上形成更為清晰的共識,則有助於未來4年兩岸關係更上一層樓。賈慶林在論壇上強調,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就是要維護和鞏固一個中國的框架,而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非國與國的關係。

  過去4年兩岸在各領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都是建立在“九二共識”這一重要前提和政治基石之上,而“九二共識”的精神正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賈慶林在論壇上所講的“一個中國框架”是更詳細、更清楚、更明確地解釋了“九二共識”的內涵。另一方面,從字面上看,“一個中國框架”可顧名思義,一目了然。“九二共識”雖然包含了相同的意涵,但如果不熟悉其來龍去脈,單看“名稱”,不易了解其中內容。而馬當局雖然承認“九二共識”,但鮮少提及其中內容,加之民進黨至今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臺灣一些民眾對“九二共識”的內容不甚了解,進而産生質疑。如今大陸明確“一個中國框架”,有利於兩岸形成更清晰的認知和共識。

  對於島內有人細究“兩岸同屬一中”和“兩岸同屬一國”兩種説法,其實,它們的本質意思是一樣的,即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由於歷史原因與政治因素,兩岸目前處於分離狀態。但為了促進兩岸良性互動、維護臺海和平,大陸和臺灣遵循“求同存異”的原則。賈慶林近日也表示,兩岸目前尚未統一,雙方對一個中國的政治意涵存在某些分歧是難以避免的,但只要雙方確認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非國與國關係這一客觀事實,都是有積極意義的。由此可見,不管是“兩岸同屬一中”,還是“兩岸同屬一國”,兩岸都應鞏固和深化雙方的“同”,擱置並包容彼此的“異”,如此才能在兩岸和平大道上前進,否則一味糾結于“異”,只會令兩岸關係卻步。

  隨著兩岸協商議題逐步進入“深水區”,兩岸只有在“一個中國框架”問題上形成更清晰的共識,才能更有效拒絕以各種形式出現的“臺獨”主張。馬當局既然承認“九二共識”,也就沒有排斥“一個中國框架”之理。這幾年是兩岸關係過去60年來最融洽時期,兩岸應把握機遇,再創新局。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